北平行都司改称大宁都司,移治保定。恢复被建文窜逐诸王爵,各令之国。派夏原吉赴江南巡视治水。复设市舶司。命宦官侯显赴乌斯藏征僧人。派宦官马彬使爪哇、苏门答腊,李兴使暹罗,尹庆使满刺加等国。以中宦随诸将出镇。册黎苍为安南国王。
永乐二年,定屯田赏罚则例。夏原吉再赴江南治水。以僧道衍为太子少师,复其姚姓,赐名广孝。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哈密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谕日本使者惩治海盗。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永乐三年,遣中官(即宦官)郑和、王景弘带兵出使西洋。颁《祖训》于诸王。日本送所捕海盗首领来,还其自治。
永乐四年,派张辅统兵攻安南黎氏。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乌斯藏尚师哈立麻至京师。
永乐五年,安南平,设郡县及交阯三司。皇后徐氏死,郑和出使还。戮旧港头目陈祖义。修《永乐大典》成。朝鲜贡马三千匹。中官尹庆出使至满刺加。
永乐六年,浡泥国王来朝,卒于京。郑和再使西洋。命安远伯柳升等沿海捕倭。
永乐七年,设洮州、甘肃茶马司。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图孛罗为安乐王。设奴儿干都司。郑和出使还。营建昌平天寿山陵。
永乐八年,帝,亲征鞑靼,败本雅失里、阿鲁台。设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安南陈季扩屡败请降。
永乐九年,开会通河。郑和出使还,俘锡卢山国王阿烈苦泰儿至京,释还。封哈密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诏重修《明太祖实录》。立朱瞻基为皇太子。鞑靼阿鲁台请部属吐蓍诸部,不许。
永乐十年,宋礼治卫河。禁中官干预有司政事。郑和复使西洋。
永乐十一年,始设贵州布政使司。天寿山陵成,葬皇后徐氏。封鞑靼知院阿鲁台为和宁王。
永乐十二年,张辅平定交阯,献俘京师。亲征瓦剌,战于忽兰忽失温,大败之,杀伤相当。修《四书》、《五经》、《性理大全》。
永乐十三年,南北漕运通,罢海运。郑和出使西洋还,俘苏门答腊王苏干刺以献。陈诚使西域还。
永乐十四年,平山西广灵刘子进之乱。郑和复使西洋。
永乐十五年,命丰城侯李彬镇交阯。北京西宫成。以赵羾为兵部尚书巡视塞外。
永乐十七年,辽东总兵刘江,大破倭寇于望海埚。郑和下西洋还。
永乐十八年,置东厂于北京。下诏迁都北京。复遣中官侯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