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进士,可谓极其大才者。老太爷曾以为看到振兴家族的希望,却不想爱读书的人多少有些执拗,自从在春香楼遇到了香末姑娘,梁思治感谢老天让他遇到生命里的真爱,执意休妻不说,连翰林院编修的差事都不干了。三夫人娘家是言官,专门挑官员错处,女儿在定国公府里受了欺负,基本上是往死里诉讼梁思治,连后宫都在议论此事。太后听说后大怒,认为梁思治为了一个青楼女子,对待妻子和良妾如此苛刻,未免性子太过凉薄,实乃不是贤臣备选,这句话基本断了三老爷的官途,别想再被起复了。
定国公爷察觉出朝廷风向有问题要将梁思治从族谱除名,断绝父子关系,省的被人利用,却遭到了老夫人强烈反对。一时间定国公府乱成了一锅粥,又有人谏言,如此公府,岂配爵位罔替之恩,老公爷立刻做出决断连夜离京躲到山里,生怕被太后叫入宫里谈论爵位一事。
梁希宜对于国公爷的疼爱顺水推舟,越发乖巧懂事,老太爷在山里本来寂寞,见孙女又是如此品德,不由得起了教导之心,四年来,梁希宜和国公爷一对祖孙倒是相处融洽。
梁希宜在上房没找到祖父,转身走向书房,不曾想人还未到,就听到里面老爷子不间断的咳嗽和怒吼的声音。
“你回去问问刘氏,她是想让定国公的爵位在我身上丢了吗?”定国公梁佐右手捂着胸口,左手拳头里攥着一张信纸。粱希宜一进门便看到此等场景,柔声道:“祖父怎么了,我从老远就听到您发火的声音,别再气坏了身子。”
定国公见孙女进屋,欲言又止,许管事和李管事低垂着头,大气不敢喘一声。
粱希宜倒了杯茶,递给祖父,道:“祖父,先歇歇火,他们不懂事,又是家仆,主子说什么便是什么,也不曾知道信中内容是什么,更不敢违背主子的意思不送信,您和他们生气也无济于事。”
定国公大口喘了几口气,几度想开口,又觉得这种话和孩子说不太合适。
粱希宜考虑到他的顾虑,给两位管事使了一个眼神,令他们退下,自己上前拿过祖父信函,没有看什么直接放在桌上,说:“祖父,如果是因为小叔叔的事情,您在这里发火有什么用呢,小心气坏了自己的身子,更没人可以教训小叔叔了。”
“哼,那个逆子。”
粱希宜一怔,因为祖父不提,她自然不可能主动读信,只是暗想这年头能让祖父生这么大的气的事情唯一一件,果然还是因为小叔叔。
“你祖母年纪大了,脑子越发糊涂了。”定国公欲言又止,孙女毕竟才十三岁,虽然平日里一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