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我在大学军训和课外培训中学过基础应急救援,我可以和战士们一起参加救援工作。”
医生护士们已经几天没合眼了,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在抢救病人,这时候能有帮手出现,怎么可能说出不字。
穆冰莹也没等他们回答,直接上前就要帮忙抢救伤员。
走到一半,被护士长拉住,递给她一件白大褂。
从接过白大褂的那一刻起,穆冰莹成了237号点后方医院的救援护士之一,她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从卡车上抬下一名牺牲的战士,安放在外面的帐篷里。
第一次触碰死者,穆冰莹没有一丝害怕,因为这是军人,是保家卫国而牺牲的烈士。
毛永望等人奔赴前线,深入战火,想要感同身受写下英雄事迹,写出冶炼着战斗的文章,穆冰莹的内心深处当然是想跟着去,去到最前线,但是比起那些老作者,她还“人生地不熟”。
她不是军人,不属于任何团连,既人生地不熟,也是初上战场的新人,真的去到前线,除了拖后腿,就是送命,所以她选择了暂时留在后方医院。
但不是抱着采访的想法留在医院。
她要身体力行,彻底融入进医护伤员之中,与战士们做着相同的事,付出相同的血汗,和那些上前线的战地作者一样,真正参与到艰苦的战斗之中。
否则在众人忙得日夜不合眼,她捧着笔记本去跟在医生护士后面采访,去追着腹背中弹,断手断胳膊断腿,几度昏迷的战士,让他们用干裂的嘴跟她说前线故事,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木棉似火的南疆,空气里的硝烟愈来愈浓。
接近半个月,穆冰莹一直待在后方医院,二十个小时,三十个小时,甚至四五十个小时不合眼,是非常正常的事,从参与进来的那一刻,就停不下来了。
她每天要救近百名伤员,十来天下来已经救援上千名战士。
这其中送走了一百多名烈士,有从车上抬下来的,有伤重没挺过去的,穆冰莹已经记不得具体数字,只知道短短半个月时间,她的思想与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起初照顾的第一个病人,十八岁的小战士离世崩溃,到如今逐渐的平和,平和送走每一位战士,平和地落泪默哀。
唯一没变的是,她害怕去看战士的面孔,因为怕看到熟悉的脸。
每一次检查完伤员身体,都需要做足心理准备,需要鼓起勇气去仔细检查伤员的面部状况。
比起无法合眼和身体上的疲劳,这一项工作,对于她来说,更加煎熬。
这一天,新的一批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