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顾飞跃经常一有什么情况和新发现,就会打电话告诉穆冰莹,为她提供帮助。
穆冰莹成功考了保研考试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学业研究,连载文章,编纂明清文献之中。
这套书名,在由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就定为了《明清古文史文献丛刊》,起初委员会并没有在意她的项目,毕竟才是一个在校学生,这样的事情他们见得多了,兴趣促使立项,很快便会因为项目的繁琐与文献的缺失半途而废,毕竟能叫丛刊和合集的,要整理的东西都是五花八门,小到民间用书,大到文武百官的诗话私信,数位皇帝审批过的奏折,还有刑律类判案类大量墓铭志等等,一个别集都能让人耗费数年时间去完成,何况是这么大型的丛刊。
但当两年后,穆冰莹依然在坚持,委员会看到她新交上去审批的资料,顿时大惊失色。
穆冰莹竟然找全了国家博物馆与各个地方博物馆,以及各地古籍整理中心都没看到过的孤本,尤其还有几乎可以贯穿两朝的太史公奏疏和嘉恭集,齐全到几乎包揽太史公整个官涯的奏疏,通过奏疏里的议礼论学,谈政要兵事,还有弹劾觐见等工作事宜,不但完善了学生们,甚至教授们需要查找的古文文献,还补全了古籍中心和国家博物馆对这方面的空缺。
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当即授予穆冰莹委员称号,表示会全力配合穆冰莹完成这套书。
过不久,此事也轰动了学校,首都大学古文研究中心,历史研究中心,考古研究中心,国家博物馆,以及各地方博物馆,全都书信给穆冰莹,表示会对她无条件支持配合。
与此同时,穆冰莹主要编纂的这套《明清古文史文献丛刊》,被国家规划为重点项目。
在佟社长和郝从云的努力之下,也在穆冰莹的坚持和推荐之下,珠扬日报从各大出版社手中,拿下这套书的出版版权。
珠扬日报也因此,书还未正式出版,就直接升至国家级出版社,升为有资格发表全国报的报社之一。
对此,佟社长老泪横流,差点对着穆冰莹跪下磕头致谢,要不是穆冰莹实在太忙了,几乎抽不出来半个小时谈话的时间,佟社长怎么都得长跪不起。
多年下来,郝从云与穆冰莹的关系已经胜过朋友,接近亲人了,他没有像佟社长表现得这么夸张,忙着用行动,从报社申请到一套首都市中心三居室楼房给穆冰莹。
三居室地段非常好,打开窗户能直接看到故宫,但是房子不是大到让人眼红说闲话,而且是分配给了玫瑰,按照报社制度,她很早就资格拿到那套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