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太妃的好意,我却只回以歉然一笑:“太妃娘娘,不是臣妾不给面子,实在是打小不爱吃这白糖莲藕糕。”
太妃深望我一眼,没有再动,自拣了一块,慢慢吃起来。
我没有作声,只耐心等待,在等待的空隙里,又在斗彩菊花纹茶杯的杯沿上,留下了一枚浅浅的唇印。
太妃吃完白糖莲藕糕,马上有小宫女递上浸湿的丝绣帕子,服侍她擦手,待得擦净糕渣,又拿干帕子擦了一遍,方才退下,此时炕边仅剩下袁嬷嬷和我这边的夏荷。
我想,正题终于要开始了。
果然,太妃敛了神色,唇边却露出一丝微笑,与我道:“哀家想,皇后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看来哀家没有看错人,皇后果然是聪敏。”
我暗自冷笑,难道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试探我是否聪敏?谁信哪?不过这份化被动为主动的应变能力,都有无数闪闪发光的亮点,深埋于表象之下,有待我一一去发掘。
我没有接太妃的话,只低头,在斗彩菊花纹茶杯的杯沿上,留下第三枚浅浅的唇印。
第61章 虚假
太妃继续道:“皇后的本事,哀家已看在眼里,希望皇后能助哀家一臂之力,倘若事成,往后这后宫之中,当再无惹咱们娘俩烦心的事体。”
助她一臂之力?不急,不急,且让我仔细想想。期初,是太妃设局,将邵采女中毒一事栽赃于我;而后又自解自局,向我伸出援手,拉我出陷阱;转而嫁祸王御女,损了太后的颜面。
而此事了结之后,由于我的愤怒和不甘心,遂自设一计,利用小罗子的“忠心”,探出幕后之人正是太妃。
想到这里,我不禁玩味,倘若我愚笨,不曾查出主谋者就是太妃,此时又会如何?我想,如果我向太妃提出这个问题,太妃一定会回答我:那就只能说明皇后并非哀家所要寻找的人,哀家只能另谋帮手了。
这后宫中的事,历来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若凡事都要追究问底,无异于烦恼自寻。就像我这样,无须去想拿许多,只用考虑太妃向我伸出的“橄榄枝”,是接,还是不接。
我想,再考虑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件事必须要弄清楚,那就是——太妃要我所“助”的,究竟是甚么事?虽说我简氏胆子大,干劲儿足,但杀人放火,打劫越货的事,咱还是不干的。
于是我谨慎地道:“太妃真是说笑了,以您现在的尊位,本来就没甚么可烦恼的事。”
太妃没有言语,却示意我去看窗外摇曳飘零的芍药花,良久,方道:“你看那芍药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