辆的黄包车一字长蛇的摆在路边,不时地有车夫走过来,殷勤的问我们要不要坐车。
空气有些湿冷,夜色深沉,车站四周人群涌动,可不远处又是一片黑暗。偶见的几丝光亮,还有那不时闪过的人影儿,显示出那是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却给人一种冷清萧条的感觉。
可眼前闪烁着的霓虹灯,车站前密集的人群,还有那些从或明或暗处传来的,我听不懂的话语和吵闹声,又给这个地方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慵懒与急切,繁华和萧条,亮丽与晦涩,这是我对这个地方的第一印象。
“怎么样,找到了吗”,丹青有些急切的问了一句,我回过神来,看见张嬷已经回来了,正有些气喘的拿衣袖擦着汗。她摇了摇头,又咽了口干沫,这才说,“没有,我把接站的人群里都找遍了,二少爷肯定没在那儿,再远的地方我就没敢过去了,怕走丢了”。丹青闻言皱了眉头。
“小姐,您信里说的是不是今天这个时候啊,是不是弄错了还是…”,张嬷有些着急的问了一句,丹青瞥了她一眼,张嬷表情一滞,忙把下边的话咽了回去。
“会不会还有别的接站口”,我轻声问了一句,张嬷一愣,丹青看了我一眼又去看她,她摇了摇头,又点点头,急急地说了句“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就去问”,说完转身就走。
丹青看着她离开,眉头依然皱着,我和秀娥也私下里张望着,希望能看到墨阳的笑脸或是另一个接站口的牌子。“清朗,上次墨阳是不是说他会和同学在这里待上个一年半载的,若是回去北平,一定会立刻通知我们”,丹青轻声地问了我一句。
我抬头看她,她的眼光在车站里游弋着,寻找着,并没有看着我。“嗯”,我应了一声,那封信是一个多月前收到的,之前还收到过一封,也就是丹青被督军安置在别苑没有多久的时候。
第一封信上写满了墨阳对这件事情的愤怒和决裂,对大太太,大少爷,更是对老爷的,这封信就是老爷叫人带来,转交给丹青的。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老爷为什么要把这封信转交给丹青,那封写明了,从此以后和徐家再无瓜葛的信,可惜我再也没有机会去问他了。
丹青按照上面的地址回了信,然后过了没多久,墨阳也回了信。第二封信却充满了墨阳特有的温暖与力量,甚至还写了一些,什么这样的婚姻是无效的一类的话,我看得不是很懂,丹青也无意解释,只是有空就把这封信拿出来看看。
虽然那封信的某些含义我大半都看不懂,但是墨阳确实说过他会留在上海一段时间;已完成他学业的一部分。后来丹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