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至少懂得适可而止,不会贪得无厌。于是笑着点头,不再猜谜。
一路走来,却见前方一座花台边挤满了人,不时还传来几声喝彩。毛头眨眨眼看向矜尘,满脸好奇,矜尘了然一笑,牵着毛头小手走进人群。
原来,金陵城最大的饭庄如归楼设下擂台,要求参加者以上元节为题,写一首诗词,头名彩头就是挂在桌子中间的一块玉佩,晶莹剔透,价值不菲;二三名则分别是一块上好苏湖砚台和一盏精致的琉璃莲花灯。
看到那玲珑剔透的花灯时,矜尘清眸一亮,它就是自己想送给娘亲的礼物。
再也顾不得别的,矜尘拉着毛头的手,飞快地挤到擂台边笔墨纸砚所在处,不顾那看管笔墨的小厮看到二人时眼中的些微鄙视和不耐,提起细管毛笔,不急不缓地写下一首词。自己虽不会吟诗作词,但在那个世界,上元节的诗歌却学了不少,这个时空与自己的时空完全不同,就算是照抄也顾不得了!
小毛头乖乖立在姐姐身边,但见姐姐每写一句,那小厮的脸便白一分,等姐姐写完,那小厮已然目瞪口呆,好一会,才急急拿着宣纸向台上的评判奔去。
矜尘知道,自己那首一定会中彩,只因写词的是宋词大家,词赋更是经受时间检验,千古流传,“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才在思量间,就听台上审判连连惊叹,而后,一位胡须飘飘的老者起身,郑重宣布,“今夜灯会,头名状元已经出来。”
但听人群一阵骚动,毕竟这诗会才半,怎就能赛出状元呢?却见老者挥挥手,人群顿时安静,“老朽侵染文坛六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好词,今夜得见,也不枉此生了。”
台下又是一阵骚动,这老者是京都名流,究竟是怎样好词,竟得他如此赞叹?!早有好事者喊道,“快点宣布吧,咱们都想见识呢……”,接着一片附和,“是啊是啊,什么好词?……快点快点……”
矜尘默默立在人群中,只看着那盏莲花灯,想着要向娘亲说的话,一时间,竟将身边的喧闹都忽略了。
“姐姐,姐姐,头名是秦子矜,是你吗?”蓦然一双小手拉着自己的衣袖晃着,矜尘这才听到,身边文人才子口中都念着那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言罢,每个人都惊叹连连,直说好词。
原来真的是自己,矜尘心里十二分感谢着辛弃疾,拉着小毛头轻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