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就明白了,那媒婆为了说媒成功,都是什么都往好处说,但凡女方有三四分容貌也能说成七八分,能让媒婆说出浓眉大眼,很有福相的女子,只怕长相十分普通。
再说这木二丫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有弟弟妹妹,在娘家只怕没什么存在感,勤快本分应该是真的。
宋白氏又说那木家人家境不大好,木二丫底下还有三个弟弟以后要娶媳妇,因此聘礼就要得多了些,对外说要十六两银子。
定阳这边因为富庶,指望女儿出嫁要个高聘礼贴补家用的事情很少见,因此庄户人家娶媳妇,聘礼多是三五两银子,意思意思也就得了,而且几乎都是跟着女儿一起陪嫁到婆家的。
那木家父母要的聘礼这么高,木二丫又不是长得漂亮,或者哪一方面极为出色的姑娘,因此竟然蹉跎到十八岁还没有说上亲事。
久而久之,远近的媒婆都知道木二丫的事,也就懒怠管了。
倒是宋王氏只要求女方老实本分,长相普通,又是城里的人家,应该出得起聘礼,才有媒婆想起木二丫来,没想到一说就成了,只是宋王氏让媒婆讲讲价,这聘礼要少一些。
木家还以为木二丫要砸在手里了,好不容易有个愿意的,也就让了些,最后定了十二两银子的聘礼,双方将亲事说定。
正好宋贵从京城跑了第二趟回来,这次他趁着年关赚了不少,除了给宋刚的亲事预备了两块上等毛皮,还交给宋王氏二十两银子家用。
宋王氏也不客气,跟家里人说宋刚的亲事要家里人给办,娶亲的银子也从公中里出。
三个嫂子都是这样娶进门的,那三家自然毫无异议。
宋刚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就这样被定了婚事。
想着双方年纪都不小了,宋王氏又着急娶了媳妇进门,开春也不耽误种地,因此商量能不能年前就把婚事办了。
人都说娶个媳妇好过年,木家也能理解宋家的心情,再说木二丫那十二两聘礼都进了爹娘的腰包,木家也没打算给她预备多少嫁妆,自然也就不用费心准备,便一口答应了宋王氏的要求。
一切都顺顺当当的,只是到了婚事在哪里办这件事上,宋家又出现了分歧。
云初想着家里人都住在城里,婚事自然是在东关街这宅子里办,到时候请客也方便。
可宋王氏却死活不肯,她的理由也很简单,这宅子是云初的,他们宋家娶媳妇,哪能用云初的宅子?玉泉庄虽说也是云初买的,可到底写着宋王氏的名字,勉强算是宋家。
宋家人这次意见一致,都认为婚事应该在玉泉庄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