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过,大意就是东海自恃为985院校,一直想合作的是a院校,只是a权衡利弊后选择了别家,于是东海又退而求其次的选了b。
b校名气不够,综合水平也不行,院士只有凤毛麟角的那几个,又因内部争导致有功之臣被架空。东海内部十分瞧不上,最后便选了远郊的坟场建校,从位置到态度无一不让人感到十分尴尬。至于后来医学部的崛起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当时关豫还拿这事说过,说这几年的功夫,医学部也崛起了,本校也开了校车专门接送分校区的学生到本校,两方学校也算度过磨合期正式融为一家了,你跟我的那点事还过不去吗?
陈楼没说话,只是木木地看着他。
那时候关豫是刚开始想办法认错挽回,陈楼虽然始终认为关豫只是迫于压力这么做,恐怕心里并不觉得自己不对,却也不得不承认他很多事情都尽量做到了最好。
比如那阵陈楼的奶奶刚刚去世,关豫看他精神恍惚,便极力劝说他请假。后来陈楼请假未果,关豫便每天车接车送,又抽空轮流请了药房的一干男女老少,请客吃饭送礼面面俱到,千恩万谢的请他们照顾着陈楼,替他把关不要出错。
俩人上班的方向正好相反,关豫每天送了他再掉头走,屡屡被堵在路上。后来为了省钱省时间,关豫便送下陈楼之后把车停在医院,坐公交转地铁去上班,等下班之后再地铁转公交的来接陈楼,开车往回走。
陈楼有次下班后等人不到,便随便在住院楼在找了个石墩坐着。酷暑炎夏,太阳落山晚,风也少的可怜。看到关于拎着大润发的袋子匆匆走向住院楼的时候,陈楼不知道什么心思作怪,没打招呼,眼看着他拎着两个袋子进去,过会儿又拎着两个袋子出来。
不知道是心急还是手酸,关豫急匆匆出来的时候购物袋磕在了转角的柱子上,袋子里的东西散落一地,陈楼爱吃的太阳杏四散蹦开,关豫蹲下去去捡,露出了整个汗湿的后背。t恤紧紧的黏在他的背上,他伸手拉了拉t恤下摆,又忙不迭的去抢差点被人踩的东西。
狼狈又专注,丝毫没有大四那年的意气风发。
陈楼当时恍惚了一下,脑海里自己等人未归的夜晚和关豫喊小路的样子交叠出现,最后得出结论——装的可真像。
后来关豫又做其他事情,买花送礼甚至低声下气的自我忏悔,只是陈楼始终不为所动,那段时间他还咨询过懂行的人,如何快速分割好财产,又咨询了药房的大姐,假如现在提交辞职书,最早什么时候能批准,工资能发多少。有没有熟悉的其他城市,物价低气候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