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跟人约好了。”杜星纬说,“没几个,你拿着吃。”
对方赶时间,再推辞就不合适,陈辰就干脆的把袋子接了过来,“谢谢。”
杜星纬回了句不客气,然后抬步朝一个方向走了,步子迈的挺大,看来是真的赶。
陈辰目送杜星纬走远。
县里的人不算少,街道上来来回回的有人经过,他们穿的衣服大多都是灰绿蓝三种颜色,但也不乏其它色调,白色较多,黑色也不少,还有些红粉紫黄等鲜亮的,看打扮应该是那种家庭条件比较好的。
有人还骑着自行车,那可是大件,小汽车没看到,应该是县里条件没到那个程度,倒是之前杜星纬说的其它城市有小汽车开了,只是价格很贵。
小摊点也有,大多都是卖鸡蛋、卖面卖饭的,有蒸了白面馒头和肉包子的,香味总能飘去很远。
还有一位老人在卖李子,推车上的李子翠绿新鲜,一看就美味。
一如手里拎着的那小袋。
第11章
=======================
就像之前说的,陈辰今天来县里就是为了看农机厂的招人结果,而就跟小说里所写那样,他也确实被录取了。
负责招聘的人告诉他,三天之后必须办好手续进厂上班,否则就当是自离了。
陈辰记下。
而后,他开始在眼前这群同样来查看录取结果的人群里寻找目标。之前有过犹豫,但现在他已经想好了,他不会去厂里上班。
所以现在就需要把到手的工作卖出去。
七八十年代里,国营厂的工作岗位那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辈传一辈的,尤其对于春风刚吹拂过来的永兴县而言,人们刻在骨子里的工人高贵的思想是一时半会都改变不了的。
下岗潮很恐怖,但男女主所在的农机厂最终还是在男女主的带领下耗费一番波折,然后坚定的迈了过去,所以卖给别人陈辰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没坑人。
工作可以传给别人,那当然也可以卖。
周围就有人在问。
正大光明的问。
陈辰注意了一下,那些人大多数都还穿的比较光鲜,应该是家里双职工或者多职工的。只是在计划生育之前,秉承着多子多福的观念,所以孩子也普遍生的多,这样的人家原先所拥有的工作就不够分了,所以需要自己找或者买。这类家庭是国营厂的直接受益者,他们看好这个铁饭碗,同时又家有资产,能拿得出买工作的钱来。
陈辰听了一会儿,心里大抵摸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