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的结果变成这样,易寒星也是没想到,甚至有点惶恐:自己真不是两年就学通所有的人才啊!这送自己培养,不会浪费组织的经费吧!
虽然易寒星是现代高考卷出来的,按照高考排名来说,不敢说万里挑一,也是千里挑一的人才,大几十万人里也是卷到了前一千名,竞赛也拿过几个全省的奖项,但是想想这时代那些精通八国语言的翻译家、能够让灯塔国都扣住不让回来的科学家,易寒星就觉得自己和人家是云泥之别。
这就好比你硕博的时候奋斗目标只是找个三流院校的教职躺平,但是你的导师、你的院长、你的校长觉得你潜力极大,觉得你能进青年千人名单,他们不仅这么觉得,还辛辛苦苦给了你申请了超多实验经费!这些经费还都是国家拨款不是企业赞助,浪费的每一分都是纳税人的钱!
这就是只想当个技术人员有几口肉吃的易寒星的惶恐之处了,特别每当想到根据地大家一年连肉都吃不了几次,组织还要从为数不多的经费里挤出钱送自己上学,这要是学不出个什么来,简直是罪恶感满值好吗!
易寒星已经无数次和老师和根据地的领导们说不必送自己专门上学了,但是都被驳回了,老师和领导们还安慰易寒星:“不用怕我们经费不够!其实我们同志们的孩子们,除了和你们一样在根据地育红班的,也有不少是送到外面求学或者在国外留学的!”
那能一样吗!易寒星无声呐喊。
其实易寒星对于自己的认知还是有点失误的,这年头固然有天才,但是易寒星也绝对算是有天赋的了。
不说别的,以现在教育的现状来说,一百人里面也不一定有一个能读书,而这些读书的人当中,有天赋的比例又能有多少?这些有天赋的人当中,愿意学理工科的能占几许?
以易寒星能在全省理科考生中卷到前一千名并且竞赛也能拿奖的智力水平而言,绝对算这年头的天赋选手了。不然怎么那些大学生在信报员培训的时候都比不过易寒星?
在里面的人计议、外面的易寒星发愁的时候,店里的小二哥拿了早餐和报纸进来:“老妹,来来来,吃早饭了!”
边上路过的行人听到小二哥的大声招呼,不由问了句:“柱子,这是你妹妹?”
易寒星听那话音,明显是和店小二熟识的。
“哪儿啊!何姐您看人家这面皮,白乎乎地和白面馒头似的,能是我妹?”柱子的面庞是有些黝黑的:“这是我们东家老家的亲戚!”
“哎呦,那你不叫小姐,叫老妹?”何姐听了不由笑:“你这胆子可不小,不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