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连季欣慰的是她事业上有起色,她的选题策划由出版社里带她的老师提交上去后,被领导看中,列进了第二季度的出版计划中,老师说她可以开始着手组稿。
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代表她离心中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忙碌起来连季只是偶尔想起孙仰北,她想自己能习惯孙仰北的存在,肯定也能习惯没有孙仰北,谁离了谁还不能活?她把一切交给时间。
说起来连季的选题还是受孙仰北启发,他说过,他不管思想上的巨人,连季便想,如果她把去年协会采访的几个Omega的故事用书籍的方式推出去,是不是会规避很多风险?如果出版社能和女O权利促进协会长期合作,那就再好不过了!
连季不是空想派,她的选题在此基础上改动,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将她们的故事汇集成册。她的出版背景也紧扣时事,意在探索《Omega婚姻保护法》修订草案提出的背后,聚焦Omega,倾听她们的心声。
组稿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连季约了之前采访的几个Omega见面,询问能否将她们的故事写进书里,与她们订立合同,此外她还要寻找7个有代表性的Omega,她倾向于从协会那边找资源,便约了副会长,顺便探探副会长对合作的意向。
两人约在咖啡馆人见面,没有寒暄,她们不是朋友,而是战友。
点过餐后,连季马上进入正题,先说自己的选题策划与潜在意图,询问副会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再引申到双方合作。
副会长叁十多岁了,伴侣是个女A,她考虑问题比连季更实际,“出版书的受众覆盖面广但投放精准度不高,转化率更低。”
协会之前的活动,来参加的Omega 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心理矛盾,她们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困惑,因此一场场活动跟下来的人不少,申请入会的概率很高。
“如果要说转化率,基数大,转化率自然就低,但一个硬币丢出去,你也不知道它落下后是哪一面朝上,50%的概率,至少是个宣传渠道。”连季在专业问题上一向理智。
“现在协会不能大张旗鼓举办活动,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出版社那边愿意和我们合作吗?这事毕竟有风险,弄不好,出版社连资质都会丢掉,况且我们没有给出版社带去任何好处。”副会长指出关键。
合作的基础是互利共赢,连季懂,她沉吟道:“我今天约你出来,就是想先看看协会这边的意思,再向出版社争取。”
副会长点头,“我会转告会长。”
咖啡还没上,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