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好吃的玩意和稀奇古怪的玩具,刘馆陶很喜欢他,但也听过不少他嗜战的传闻。
在他执掌朝政期间,因善于领兵打仗便得到赏识,一步登天的人有很多。
但这些只是传闻,她一直生活在长安城中,没有切身体会,如今将传闻与现实联系起来,第一次感到自己身处真正的人间,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阿芙,是从长安往外发军,还是从外向长安调军?你注意到没有?”
阿芙道:“从行军方向看,应该是从外地向长安的。”
刘馆陶很吃惊,但更多的是惊恐,她出城时无事发生,不会这次要给她来个大的吧?
她让阿芙快马加鞭,躲开行军,一路未敢休息,终于在一个傍晚到了燕州。
一主一仆已经饿得脱了一层皮,一进城里就往饭馆跑,经路人介绍,二人去了燕州最大的酒楼遇名居。
遇名居临水而立,四角呈飞檐状,高三层,十二角雕着灵兽飞鹤,悬着红灯笼,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刘馆陶远远地就被这建筑的外观震撼,一进大堂再次被震撼。
即使在人口最多的国都长安,饭馆里也没有这等人挨着人坐的盛况,燕州之繁荣,可见一斑。
阿芙去停马车了,刘馆陶点了两碗肉丝面和两道小菜,寻了个位置等饭,等饭时无聊,就从怀里掏出一本小书读。
她正读着,忽然有个男子坐到了她旁边:“拼个桌。”
刘馆陶长这么大,别说跟陌生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连跟陌生人说话那也是没有过的,她很害怕,偷偷瞧了这男子一眼,还好,是个细皮嫩肉的白面书生。
书生好啊,书生都是文质彬彬的,讲究动口不动手,刘馆陶放下了一点儿戒备。很快肉丝面上来了,里面飘着一层葱花。
这是肉丝面吗?这是葱花面!
刘馆陶最讨厌的就是葱花,她不想吃,可太饿了,又不想再等,只好把葱花往阿芙的碗里挑,挑着挑着,旁边的男人也开始学她。
两个人一起往阿芙的碗里挑葱花。
刘馆陶不由得看了他一眼,他也在看刘馆陶,两人的眼睛一对上,刘馆陶真想喊一句“你疯了吗?!”
就在这时,书生不知道误解了什么,用筷子夹了一大撮葱花,放进了刘馆陶碗里。
眼看着碗里葱花不减反增,刘馆陶大怒:“你做什么?”
白面书生露出微笑:“小生看姑娘双眼浮肿,面色发黄,是肝脏入邪之兆,多吃些葱白,有利于解毒,还能使肌肤光滑,保持年轻。”
刘馆陶拍案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