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跟随着沈桓大步走入威严的太庙,好奇地左顾右盼。
玉石台阶之下,朝中重臣整齐有序地站成行列。
沈昭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一时看怔了眼。
这时,沈桓开口道:“站过去。”
沈昭乖乖地按他的指使站上前去。
中书令与门下侍中对视一眼后垂下头,而负责书写这份诏书的翰林学士面不改色的从袖子里拿出诏书宣读。
“皇十三子沈昭,年数岁,才华出众,勤勉多智。朕奇爱之,今立为皇太子;然其年稚,四无所靠,秦王沈桓,夙禀生知,识量明允。九官惟叙,四门以穆。朕付得人,义同释负,遐迩宁泰,嘉慰良深。自今以后,军机兵仗仓粮,凡厥庶政,事无大小,皇太子断决悉委秦王,然后闻奏。既溥天同庆,宜加惠泽。允秦王佐其幼弟,共襄大业。”
礼部尚书适时地上前一步,道:“请太子继承大统。”
他随即跪下。
身后那片人群,也相继跪下。
看着那黑压压跪了一片的大臣,沈昭突然惊醒似的瞪大了眼睛,一下子懵了。
第132章 办法
“皇、皇兄,这到底怎么回事,什么太子?”沈昭转过头,慌乱无措地看向沈桓。
沈桓掀眸,冷声提醒道:“太子,请注意仪态。”
“是!”迎上他那冷冽的目光,沈昭条件反射地将头扭了回去,绷直了身体,僵硬如石地立在原地。
礼部尚书再次重复道:“请太子继承大统。”
“准。”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他却一概不知了。通告百姓、祭天……一项项仪式有条不紊的进行。
沈昭只觉得今日过得尤其漫长。
直到登基大典结束,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跟随沈桓回到宫中的。
新君继位,这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事,只是这个日子实在挑得特殊,眼下却有一个难题放在眼前。
登基大典结束后,中书令郑卞安与几位重臣,向沈桓提出了有关大赦天下的事情:“臣尚有一事心有挂碍。”
他将奏章呈给沈桓后,等他将奏章上的内容看的七七八八才继续说:“天子登基,大赦天下是必要进行的仪式之一,只是该如何赦免?赦免哪些人?赦免到什么程度,臣现在心里尚没有章程,请陛下和王爷裁决。”
听着郑卞安的启奏,沈桓良久不语。他对“大赦天下”向来抵触情绪,沉默过了半晌方才缓缓开口道:“既然郑大人都询问本王的意见,本王就直说了——本王不赞同大赦天下是释放囚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