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快步的离去了。
————————————————————————————————————
十二月十二日,准备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的抚远大将军胤祯出征,整个出征仪式如同天子出征一般,出师礼十分隆重,康熙让其用正黄旗纛、亲王体制,称大将军王。
康熙在众大臣阿哥前向胤祯亲授敕印,胤祯跪受,谢恩行礼完了之后,随敕印出午门,午门一出,骑上了他那匹银色的骏马,出□。
我站在门楼上,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马背上那高大挺拔的身影,黄色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直像要将那刺眼的阳光都给比下去了,真就如天神下凡一般,让人不敢直视。
像是感觉到我的注视,胤祯竟是突然侧头向上一看,一见高处的我,脸上乍喜,满是不可置信。
我也笑看着他,举起右手向他挥了挥,喃喃道:“我等着你回来。”
胤祯大笑,又将头转回了正前方,骑着马疾驰而去。
我努力克制住胸中溢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惧怕,最后还是忍不住扶住墙边缓缓的蹲了下去,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康熙要求今日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全部要将胤祯送到列兵处。大将军胤祯在此再次向康熙叩首行礼,(www。87book。com)整 理好队伍向青海的方向而去。
胤祯这次前往西藏的意义于大清十分重大,一旦消灭了策妄阿喇布坦及其分裂势力,胤祯不仅扭转了清政府一直处于的不利局面,而且还解决了清朝今后的安危问题。如果准噶尔部控制了西藏,就有可能让西藏那边脱离清政府的管辖。
康熙这次看似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选定了胤祯代替他亲征,但我知道,他其实一开始就已经认定了胤祯,要知道康熙的诸子虽说都是能力非凡,但要是说到打仗,除了已经被幽禁的大阿哥,现在恐怕也只有胤祯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康熙这次对胤祯展露的毫无遮掩的亲睐,无疑让众大臣心中有了更多计较,此时的众人恐怕多半都认为胤祯已经是康熙心中那个会继承大统的人。
可是知道结局的我,除了冷眼看着,什么也不能做。
————————————————————————————————————
再次望了一眼已经升至中空的太阳,渐渐收敛了情绪,准备离开这座其实我一刻也不相待的紫禁城。
缓步走在长长的甬道上,这眼前的红墙黄瓦已经在历史的洗礼下静静地伫立了三百年,而且还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