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会像是之前那样,放置久了或者遭到不断颠簸就会降低或者失去原有的效果,而且也好运输得多。
因此,他便立刻前去禀告了上官。
过东升自己亲自确认查看过一番之后,也是十分满意,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意来。
“好,做得不错,待我将这东西呈上去之后,便立时将赏金给你。”
他有些按捺不住自己雀跃的心,匆匆忙忙便前去了工部,找那位曾指点他过的周侍郎去了。
周成度得知这消息,自然也是欣喜不已,他也没想到,军器监的工匠效率竟然如此之高,不仅这么快便制出了威力十足的火药,还发现了其中的缺点,并且加以改良,实在是个人才。
因此,他很快便下了决断,“好,你便带上那谭姓工匠和那些火药,制成的火器,一同随我进宫。”
过东升则是深深行了一礼,心中是又激动又忐忑,他这样的小官,除了大典的时候有机会蹭个位置,远远瞧上皇帝一眼,其余时候是根本靠近不了的。
更不要说如今还能有机会面见圣上了。
很快,几人便带着这些时日里研制出来的那些火药以及火器,去到了皇宫。
递了牌子在宫门等候了没一会儿,他们便得到了宣文帝的召见。
此时,宣文帝正和太子在殿中批阅奏折,当然,主要负责批阅的还是太子,宣文帝不过是在一旁,一边吃着今日份的果子,一边在太子犹疑困惑之时出声指点一两句罢了。
之前宣文帝都是自己批阅奏折,让太子协理,在一旁看看自己是怎么处理国事,又是如何平衡朝中事务的。
从宣文帝这里学来的为君之道,和从太傅那里学来的,自然有很大的不同。
如今太子已经基本明白了大概,宣文帝也十分放心地把大部分朝政都移交给了他,自己倒是乐得清闲。
听得这消息之后,二人都颇感兴趣,搁置了手中的奏折,随着那几人一同去了皇宫中场地开阔的演武场。
作者有话说:
古代制作出来的火药杂质很多,而且粉末运输颠簸,硝石粉会沉到下层,受潮后板结。
这个问题一直延续到了清朝,18世纪,还能看见清军士兵买来材料,现场混合火药自用。
欧洲最早的火.枪.手也是这样的,为了保证正常使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粉都是分开携带的,到了快上战场的时候再配制成火药。
但是,15世纪初,欧洲人就发明了颗粒火药,这种火药不同于粉末状,火药之间会留下空隙,并不像粉末火药一样堆积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