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侄也送到国师面前,混个面熟也好,到时候说不定就也能得到一两句指点呢。
不过可惜的是,如今已经护卫在国师府的那些禁卫们,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力都不差,他们家中的小子就算在宫中禁军领了职位,当初选拔入国师府时也是被刷了下来的。
没办法,家里孩子不争气,他们就算是想找门路将人塞进去,也是不行的了。
因此,这些考虑了一圈最后发现还是没有办法的大人们,见到家里无所事事悠闲自在的儿孙们,一个个都看得有点心烦,恨不得抄手就打上一顿。
你看看,那韩楚清跟了国师那么一段日子,从青州回来没多久就立了功升了官,现在跟老将军上广平城打仗去,那也是打得风生水起的,职位越做越高。
之后接任的周家小子,习武不算出众,脑子倒是聪明,头脑灵活,这才刚刚去了国师府没多久,就受了指点,帮了他叔父一把,搞出了这么有用的火药来。
要是家里小子能有机会也去一旁当个护卫什么的,是不是也能像他们俩那样,做出些事业来。
这些莫名其妙挨了一顿揍的家伙,听着亲爹的话,倒是显得有些委屈。
爹哎,他们俩那么有出息,那也是他们俩自己本事大,这样的人到哪儿都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再者说,那他们俩家中不也是武将世家,本来就有这个底子,这如何能比得上呢。
听得家中子孙这样的话,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这俩人的能耐,自己有能力,又在合适的时机碰上了贵人罢了,他们实在是没有这个命,还是算了吧。
……
而自从那个赵姓商人献上棉花之后,不仅得到了陛下的召见,还有幸亲眼得见国师真颜,并且得了许多赏赐不说,族中也有了个可以入太学的名额。
可以想见,只要这个送上去的读书名额不是个什么不学无术的家伙,在国朝最好的学府读上几年书,基本也能考出个什么名头来,到时他这商贾之家,可就真的要出个读书做官的人了。
那便是改头换面,从地位卑贱的商户,一跃成了最令人羡慕的阶层,到时再过个两三代,将家中子侄培养出来,也可以说自己是书香世家了。
因此许多商人眼红他这经历,恨不得发现宝贝的是自己才好,他们中也不乏曾去过边境小国,亲眼见过那“白叠子草”的人。
只是一则这东西根本比不上京城华丽精致的刺绣锦缎,略显粗糙,大老远带回去也赚不了什么钱。
二则大家也只知道这东西足够柔软保暖,但是只以为这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