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死去的就不止她一个人了,他们全家都得为她殉葬。帝王除去王侯将相需要借口,因为事关国家社稷,但除去顾茵茵这样的小角色并不需要借口。她让帝王不高兴了,给她生路却不知道安静离开,这就是她的罪。更别说顾茵茵还敢诅咒皇后,这可是能覆灭全族的大罪。
顾家因为要彰显彦桓的仁厚还要留几年,一个攀附忠王府的顾茵茵死了,并没有任何人在意,连她的父母都不敢去追问她的尸首在何处。顾茵茵先被彦桓舍弃,又是自忠王府出来后的事,他们哪里敢多问什么?
对于彦桓和程锦,顾茵茵的死也没有带来什么情绪波动。于彦桓而言,顾茵茵早是个本该早死的人。对于程锦,顾茵茵的死,只能说明料理顾茵茵的人做事干净利索,还值得一用。
那段时间死的人也很多,从襄阳王到曾经依附过襄阳王的小官吏,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顾茵茵是个太过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了。
虽然当中有些人是以成帝的名义杀的,可明眼人也都知道凭成帝的精力就绝对不能将襄阳王一脉挖得这么干净?彦桓借着成帝的名义,不止除去了襄阳王一脉,还把朝堂上对他有异心的人除去了一些。
原本以为彦桓性格仁懦的臣子,在看到彦桓在擒拿襄阳王一脉的作为后,都不得不重新估量起他们这位帝王。
但年轻的帝王只略微露了一下爪牙,就又满脸微笑的做起了仁君。减免赋税,封赏功臣。那些自愿来京城的藩王得了赏赐,在成帝的丧礼完毕后,被护送出京。而顾家中除了给顾远山赏赐,还给顾珩的夫人封了诰命,顾珏甚至得了一个伯爵之位。
可彦桓越是像是个仁君模样,倒是就越让人生出忌惮之心。他们谁不知这位看起来仁厚,甚至会跟他们闲话家常的帝王,是什么时候知晓他们于内宅中的事。他们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位年轻的帝王会再露出一下爪牙,让他们同襄阳王一般,顷刻间全族覆灭。
成帝给彦桓留下的国家,可以说是千疮百孔。成帝在位期间虽然功绩不少,他大修堤坝,抵御北蛮。但造成了国库空虚,吏治腐败,民生艰难。彦桓派兵剿灭襄阳王时,国库已经出不了太多银子了,还是关嫣暗中筹措了不少粮草。关嫣擅于经营,哪怕是在局势最坏的时候,仍能有本事赚来大笔的钱,常令程锦叹服不已。
彦桓面对着这样的国家,一时也不敢做太多别的,只求个平稳。朝堂之上的臣子即便有异心,只要不是行事太过,且在要紧的位置上,彦桓都留下了,并没有赶尽杀绝。彦桓私下与程锦说悄悄话的时候,曾对程锦低声道,最起码得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