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柔的气流阻止了我的动作,“有形无形,有意无意,谢或不谢,何在表象!”
大师果然就是大师,单是这轻轻的一拂,足以看出他对内息的运用已达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如果是在几天前,我或许还会看不出其中的门道,但经过对小月的经脉改造,我对内息的运用有了更深的体会。
刚才的气流,骤起无形,凝而不散,刚好阻止我作揖便已消散,多一分则过之,少一分则弱之。而大师只是使用了些须的内息便达到了这种效果,其他的都是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空气。以无形御无形,化无形为有形,大师早已超出我概括的“以意御气,以气御剑”八字境界。
“有形无形,有意无意,谢或不谢,何在表象!”大师这句话绝不是在故弄玄虚,而是在提点我。有形和无形,有意和无意,既然区别不在表象,也就是说心出自然,随意而为,大师指的应当是自然之境。可是怎样才能达到内息收发自如的自然之境呢?
“小子,不可执迷!悟就是悟,惑就让它惑吧!等你亲身体会到时,自然就豁然开朗了。”也不见的大师如何作势,身形一晃,轻轻地跨过一步,便越过了数米,来到我身旁,亲切地拍拍我的左肩,“我们院子里走走吧!”
一股若有若无的气息在大师的右肩接触我的左肩时,注入我的体内,只是片刻便已游遍全身经脉,最后归入丹田。改造小月的经脉耗尽了全部的内息,精神原本有些委顿,没有深厚的内息支持,自然功法吸收外界游离能量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此时大师注入的宇宙气不啻甘霖飞降,量虽不多,却恰好固本培元,能量吸收的速度提到我能达到的最高速度,精神状态也一扫靡态,重拾神采。
“多谢大师,小子受教了!”我紧随大师,跨出大门。
北京的晚秋已经颇具寒意,尤其是晚上,树木瑟瑟,寒星缀缀,夜凉如水。我从医院出来,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外衣,离开大厅没有暖气笼罩,一直习惯了南方温暖的气候,此时身体作出了自然反应,汗毛倒竖,疙瘩顿冒。在我升起祛寒之意时,自然功法随意而动,加快了流转速度,虽然内息储量不多,维持体温却绰绰有余。
我心中一动,莫非这就是大师所说的“有意无意”之境?脑中的祛寒之意是我的主观意念,是有意之念,而身体感受寒冷,需要祛除寒冷,这是对环境的客观反映,属于无意之念。在无意之念对客观环境作出准确判断的情况下,自然功法就能作出最准确的反应,维持体温的内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哈!原来如此!有意结合无意,才能准确地衡量运用内息的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