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牢关目前的守将虽然是有勇无谋的吕布。但董卓的军师李儒却在一旁为他出谋划策,以李儒的智力来讲,肯定不会愚蠢到把自己的实力完全亮出来,令诸候联军不敢轻易攻城。如此说来,此时虎牢关这种貌似增派了守军的现象,只有一个解释:是李儒故意在虚张声势,此时关内必定已经人去关空!
看来洛阳城方面已经有接到密诏的人采取行动了,以至于虎牢关守军回兵救援。此时正是拿下这道关隘的最佳时机,时不我待,迟则生变!
想到这,吴凡从床上直接跳到地上。急匆匆奔出营帐,赶往曹操军分营。
一路急行,很快来到曹军分营大门,正好遇到夏候渊率兵在此处巡哨,由于他与吴凡的关系已经由上次的“救援曹操军”变成“认识”,因此在看到吴凡后,主动开口道:
“哟,是吴将军啊,一大清早就看你行色匆匆的样子,有什么急事吗?”
吴凡正想找个曹操手下认识的将官,以便直接把自己带到曹操休息的营帐,免去一路上士兵的查问。因此向夏候渊一拱手,道:
“夏候将军,我正好有要事想找曹操大人商议,请速速带我去见曹操大人。”
曹操手下这些将官都知道吴凡和曹操二人交情深厚,因此很爽快地答应,引领吴凡直奔曹操休息的中军营。
见到曹操后,吴凡把来意说明,包括自己对虎牢关貌似增兵实则是在虚张声势的分析,也都一并说给曹操。曹操听完,凝眉思虑了片刻,最后连连点头,道:
“吴将军所言极是,事不宜迟,我立即让袁绍升帐,下令全军进攻虎牢关。”
很快,袁绍依照曹操的意思,提前升帐,召集各路诸候往中军大帐商议此事。虽然曹操对吴凡的分析深表赞同,但袁绍是一个多忌寡谋之人,对于这种明明看到虎牢关军势大盛的情况下,仍然挥军攻打的建议犹豫不定。因此在众诸候纷纷进帐后,袁绍并没有直接拍板下令进攻虎牢关,而是让众人各抒己见打或是不打,少数服从多数。
结果可想而知,这些诸候多是些庸碌之辈,大多依靠门阀出身得来的官职权力。根本没有什么谋略远见,在听完袁绍的描述后,绝大多数诸候都摇头不允,认为此时攻上虎牢关无异于是在自寻死路,傻子才那么做。
在众多诸候反对的声浪下,唯独孙坚、马腾、公孙瓒三人对此项提议表示支持。曹操当即以军师兼檄诏发起者的名义,自封为临时统帅,率领这三位诸候以及自己手下的兵将,进攻虎牢关。
吴凡身为这项提议的最初发起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