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三万两白银!
谁料这人话音未落,又重来一个人直接喊道:“五百刀!用银票结算!”
郑掌柜见着几个老熟人,嘴角的笑意更浓了:“哟,老几位,怎么也跑到小小的昌平来了?”
“老哥哥发财也不带着我们,也太不够意思了。”一位相熟的掌柜道,“若不是咱们想着来昌平看看你,怕是不知道你这里竟有这样的宝贝。”
白玉纸在昌平是一百两一刀,到了外面,卖到两百两都会有人抢着要。这样的纸已经不仅仅是用来书写的,更是用来彰显身份的,是奢侈品系列!
黄刺吏看着手里的白玉纸,脸色阴晴不定:“这就是博文堂卖出来的纸?你瑞宝堂养了那么多人,钻研了这么多年,竟然还只能造出黄麻那样的纸?!一帮废物!没用的东西!”
柳宝斌弯着腰,丝毫没有平常耀武扬威的模样,恭敬道:“姐夫,我打听清楚了,博文堂背后的东家乃是云州周氏。”
黄刺吏冷哼了声,“百年世家的确有这样的底蕴。只是怎么以前没听说周家会造纸?”
柳宝斌头低的更厉害了:“在昌平的这位一心想要干番事业,刚到县里便开始着手兴水利,只可惜昌平的富户们见没什么油水可捞的,只是嘴上附和。这位县太爷八成也是没钱了,这才想着卖纸筹钱。”
黄刺吏听到白玉纸竟然只是被几个视短的小地主们逼出来面世的,一时间更心塞了。虽然白玉纸在哪里卖都是暴利,但在别的地方售卖,至少不会对自家的造纸产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啊。如今白玉纸面世后,瑞宝堂的一等纸基本卖不出去了,那几家不差钱的主儿,纷纷转向了白玉纸。
事儿还没完。
白玉纸面世后,以白玉纸为原材料的君子扇也随之而来。
“这么好的纸,竟然拿来做扇子!”不少书生看着摆在知行书坊里的君子扇,纷纷惋惜,可又舍不得离开。
经过数月的市场轰炸,现在金州四县最喜欢追赶潮流的那一拨学子们都很乐意去买一柄君子扇以示时尚,但这不代表他们会花三十两银子去买啊!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孙掌柜不得已将一柄特制的——周达亲笔题字的特等君子扇摆在最显眼的地方供大家观赏——只许看,不许摸——大小姐特地吩咐的。
若是有意要买的,则带去专门陈列特等君子扇的雅间内。
对于这样一对一服务,权贵阶级见怪不怪,但以往都是古玩店,或者夫人小姐们逛得绸缎庄首饰楼里才有,书坊这样的还是头一遭见。
三十两银子对于普通学子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