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昭也没想到当日顺手帮助老人会是清溪书院的食堂大佬,难怪杨山长早就知道他了。
冯小胖端着碗与杨明昭并排坐着,看着小师弟碗中那堆起来的肉,咽了咽口水,十分羡慕:“昭哥儿,老实说,你是不是陈婆的亲戚?”
冷不丁被旁人叫昭哥儿,杨明昭很不习惯,考虑到冯小胖自来熟的性格,平静道:“不是。”
“那她为什么要对你这么好!”冯小胖羡慕的看着那一堆肉。
“嗯……也许是看我长得好看?”继续模仿周达。
新收的小弟的性格这么自恋吗?
下一刻,见一木勺的肉分到自己碗里——小弟很上道嘛,还会孝敬老大——冯小胖默默更正小弟的属性。
另一边高年级的师兄们见小师弟那边聊得热闹,不免好奇问道:“是有新师弟来书院了吗?”
林子祺昨天已经见过了,热心解释道:“是杜家的小郎君,昨儿被县令大人推荐来的。”
“杜家?可我怎么听说他姓杨?”
“是表亲。”林子祺道。
康俊华似笑非笑:“杜家率先施粥,又弄出什么君子扇,也难怪能得县令青睐了。幸好,这位杜家只有一位表亲,若是再多几个,咱们今天恐怕要再多几个小师弟了。”
林子祺听说他话里有话,知道他不太喜欢有钱有势之人,打了个哈哈笑道:“我吃饱了,下午还有射箭,得好好养养体力,先走了啊。”
林子祺一走,几个与他交好的人也纷纷走了。剩下的围在康俊华身边,低声道:“你明知道林兄家里的生意需要县令照料,何必在他面前说这些。”
康俊华讥讽道:“我原以为清溪书院与那官学不同,没想到竟也是有些银子就能进的。不过也是,他林子祺能够花十多辆银子去买一柄扇子,而那杨师弟家里就是做君子扇的,他们是一路人,自是与我这样的寒门子弟不同,我可惹不起。我已向王兄打听过了,此子已经十岁,竟然连《论语》都没念完。”
康俊华口中的王兄,自是地字斋的斋长王尚伟。
“杜府这么大的家业,府中儿郎学业却这般荒废,除了溺爱,还做何解?”康俊华道。
另一位小声道:“只是表亲罢了。而且我方才听说他原先身体不好,这才没法子苦读。”
“呵,数九寒窗,哪个不是苦读过来的?难道大家会因风寒发热,就不练字了吗?”
众人纷纷认可。
他们家中虽有余钱,但比上还是不足,一些小病小痛的,忍忍就过去了,断不会因为生病就不念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