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然后,在主人的提示下,我们看到了在鱼缸的中间,拉着几根葡萄藤。
葡萄藤的根长在海底,水面上有一个浮筒拉着,显得很直、很细、很长。非常稀疏的叶子长得整整齐齐,主干上和叶子对应着的地方鼓着一个个的小疙瘩。丑陋的艺术作品。
看到嘉宾们茫然不解,主人赶紧拉出大屏幕。没有大屏幕的世界,我们的眼睛什么都看不真切了。
大屏幕上的东西就很清楚了。这是我们的洋流电站,根是固定桩拖着的传输光缆,主干上的小疙瘩是发电机,叶子是旋转片。在人工鼓动的水流之中,清晰可见叶轮转动,主干摇迤。
主人很自豪的介绍,这是完全按照设计比例缩小制造的实验模型,实验数据完全支持实体建设。大家现在看到的葡萄藤很细很没比例,将来整个工程完工以后,大家可以想象——大屏幕急剧的放大——一条巨蟒,也就跟最粗的大蟒一样粗吧,直奔海面而去,海底到海面快有千米了,相对而言,几十米长短的叶桨倒现不出什么气势来,而且稀疏的很。
洋流电站的总规模,似乎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到场的嘉宾多是经济界人士,脑子里反而只剩下对工程总投资的震撼了。
确实,这个电站的发电量是不很大,相对于洋流庞大的能量来讲,转换率更是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使以超韧丝做主干,千米长绳上承担的拉力也巨大到不可能承受更多更大的叶片了。何况,洋流不是水电站机房里的水,它遇阻是会拐弯会减缓的,再把气候改变了,后果可不是一个公司承担的起的。
即使如此,在这个世界还在为能源而困惑的时代,洋流电站的出现,还是被列为全球最轰动的事件,像栽一棵树那样建造一个电站,而且是不需要再添加燃料就能源源不断的发出电来的电站,想想就令人激动。
告别这些商场的精英,王想觉得自己的心情更不好了。总是觉得人家这事,做得太奢侈了。才开始,王想觉得也许是自己才再游戏里体味了一把无力感,而洋流电站的卖相也差了点,所以有点迁怒。
后来再仔细的想一想,自己还没有从社会下层的价值观转换过来。浪费可耻这个封建时代的价值观本来被资本主义的消费拉动论冲击的不轻,可惜随消费主义而来的环保危机、微能时代又让精英阶层重新拾起了这个思想武器。
思想武器,也是武器,武器都是对付别人的。所以,精英阶层用消费主义对付中产阶级,他们不消费,大家赚谁的钱?他们不缺钱,为什么还努力工作?而张贵贵这种顶级的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