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作为挡箭牌,人性中的善恶,都有一定的滋生空间。
所以,企业文化的形成,很多时候是无意识而自发的。刻意去引导,是非常必须的。但是合适的方式方法,需要经营管理者透彻的理解社会、同业、企业、自身的要求,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看到这里,王想似有所悟。
透彻的理解规则?
是理解而不是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太多,了解某个领域的规则都是专业人士前半生努力的目标。但理解就不同了,还是有很多的捷径的。
外星人也曾经要王想感悟游戏的经历。。。。。
王想突然悟道了!
第111章 生命的层次
了解一项事物,需要深入、需要全面、需要高深的科学知识方法手段。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调整了解的程度来控制成本。
理解就不同了。理解的深刻透彻与否当然也和我们的知识、思维、方法相关,所以有很多的捷径可寻。
我们的老祖宗就很擅长理解的功夫。在仍然木耕骨挖的春秋时代,就创造出很多理解这个世界的法门,其先进程度有点让后人无法理解,直接缔造了绵延两千年的理解文明。而理解的程度如此的高深,差一点就酿成了悲剧——它压制了还不是那么茁壮的了解文明,而让后人的理解只限于理解它自己。
幸而,外来的壮大的了解文明打破了中华固有的死循环,从而让理解文明的一个副产品发扬光大——它培养了我们的思维,遗传了我们的脑浆,不至于让我们为需要不停的思维而痛苦,不至于在别人的东西拿来时都不会模仿。它,使我们免于退化——中国人的体质无疑已经退化了,脑力再退化那就废了。
在各种理解的捷径里,最常用和最好用的一种是——抬高你的视野,从更大更全面的方位去看。
那么,理解社会的第一步最好就是从人性的角度去看。
王想身为生物学博士,虽然没有突出的学术成果,总结起人性原则来,水平还是要高于荀子孟子之类几千年前的古人的。
依王想看:人性来源于兽性,兽性来源于生物性,生物性来源于物质特性。
物质特性很复杂,王想对此也有一点点的想法,只比爱因斯坦超前一点点,证明少了一点点。。。这里就不说了。
生物,也就是一些碳水化合物添加了些杂质,进行了独特的组合。生物性比物质特性独特的地方只有一样,它用和外界交换物质的方式来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主体的存在时间。
生物性只有一个原则,生存。
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