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能改变全美国盲目情绪的地步,也就不再为这个事情费心了。先让美国人吃点苦头,以后才会知道什么叫做哈欠式的政策。
先去看看中国人有什么变化,要知道在危机初期,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是有着很多的政策选择的——从后来者的眼光看上去,也没有什么绝佳的。借此,正可以看看这些对手的套路。
历史中的2010年,中国一直处于虚火亢奋之中,嗅不到一点危机的气息。在危机后一年的2009年,理应经济降到冰点的中国经济,统计机构很痛苦的发现,仍然不得不强行下调收集来的数据,以前是因为企业家们不愿意听到经济过热,现在是因为要给金融危机一个面子,还要佐证另外一个自己公布的数据——通货没膨胀。
更痛苦的是金融当局,天量信贷增量下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收,党国不允许,而且真的会造成很恶劣的后果——会有数不清的房产商跳楼,无数的大小官员进局子;通货膨胀的信心早就比经济增长信心强了。左右为难并不要紧,别的部委也都被骂但快乐着。金融当局窝心的是,全民都在赚钱,自己抓着全世界最大的一坨钱,却在亏损。
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当然和爆发危机的美国一样,是因为这些年来经济一直高速增长的问题累积,但和危机爆发后的第一反应也有一些关系。
在2007年赚了大钱的房产商政府、赚了小钱的企业百姓,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亏蚀一点点利润问题应该不大。能说倒霉的恐怕只有失业的民工了。但我们的中央政府确实高瞻远瞩,顺势一剂十全大补丸,一下子解决了许多中国经济堆积了很多年的深层次矛盾。
122章神来了
抢救经济,四万亿的政府投资拉动,带动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十几万亿。空头支票一开,信心全来,要知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啊。果然,钱还没投下来,就先解决了几大难题。
第一得,救了地方政府的命。地方政府十几年来负债搞城建,搞开发区、产业园,地皮基本上已经全部卖过一遍了,很多地方正在进行二次开发、三次开发,有些农民十年里被拆迁过四五次,绝对不是个笑话。即使没有金融危机,按正常的财政增长速度,把每年卖地的钱和增收的钱加起来,差不多够付银行的利息。房地产这一回调——危机之前已经在回调,08年末民工工资问题已经是点着了导火索的炸药包。四万亿只是幌子,实质是大开了银行向政府放贷的闸门,09年十六万亿的增量信贷,大部分进了各级政府的帐户。
第二得,化解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