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承受力强的一方认头对方的货币,然后自己做对方货币的期货,或者做第三方强势货币保值,或者听天由命赌一把。
风险的增加,必然使企业家们把利润看高一线。想当年,没有几倍几十倍的利润,哪个冒险家亡命出海,现在中国的中小企业,5%的利润就把产品卖到了大洋彼岸。每增加一分风险,需要几倍几十倍的利润来弥补。
哈欠制造的货币危机的结果就是阻断了人类发展的两大趋势:持续分工和交易细碎化。
有人曾经以社会分工的数量来判定一个文明的先进程度,虽然因为考证困难,不够明了,不够标题党,而没有成为学界的主流,但其科学合理性被质疑倒不多。
分工带来效率提高,在人体还没有质变之前,是条定律。现代大工业的基础也是建立在一层层的分包、组装体系上的。我们使用的每一个不值钱的小玩意,都经历了很多工序和蕴含了多次的交易。
未来发展的基石,微能时代的生存方式——线上工作、固定人群,更加依赖频繁的细碎的交易。农耕文明之前,牧民们每年赶一次大集;信息时代的网络写手,一天的收入靠的是几万几十万次交易。
智能时代对人类劳动的要求是创造新的和改良旧的生产生活方式。无论是创新还是改良,都是从很微小的地方开始。伴随其间的是无数笔交易。每个人面对的都是整个社会的消费,至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妄论是黄金货币,在互联网兴起之初,也是计算机控制的银行系统,就使整个互联网产业停留在免费阶段很多年。
社会的一个关键点的退步,就像铁路上的板道岔,那根短短的钢轨移动一小段,未来的列车这个庞然大物就直奔其他的方向而去。
2016年以后,经济全球化全面逆转,国家间贸易和之前增长一样的速度下降。
回到从前,怀旧的人感觉到浪漫。和从前不一样的是,人已经老了。
最先中断的是石油贸易。
按照政治地图的划分,极少数还有石油可供出口的国家,它们的贸易伙伴都变成了某个亲密的伙伴。事实上,变更一个贸易伙伴绝对是比宫廷政变还要刺激。
然后是,一些城市熄灭了灯光。失去了进口能源,消耗完了黄金储备,在诡秘变幻的外汇市场上折戟沉沙,出口商品的成本暴涨——能源暴涨、原材料暴涨、货币失灵,还有什么产品有国际竞争力?
讨厌的美国佬终于滚回北美洲去了,没有人来维持秩序。像冰岛、迪拜之类祸闯得越大越神气的故事不可重复。所有的政治家们头疼的是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