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投资,急剧萎缩中,一些投资激进的投资机构和银行,宣告破产。
金融经济危机,悄然扩大中。
是的。这就是计划的第一步,破坏全球化的市场。
全球化的市场,带给我们这个世界的,除了发展以外,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引发了很多新问题,激化和放大了一些老问题。但全球化促进了进一步的职业分工,是人类进化的一步。
进化这东西,最大的缺点是无法退回过去。即使宗教能使我们抛弃物欲,也无法使我们回复纯洁的心灵。
全球化,是我们必须接受,只能改良而不能丢弃的东西。
计划的第二步是,促进大国恢复传统经济。新兴经济体的衰退,也造成了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廉价商品的供应在下降。
同时,发达国家发现海外市场的萎缩,比预想中的损失更大。大跨国公司损失的营业额比例并不高,但是利润受到的影响就大一些,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在危机期间嘛,不亏就是赚了。
但是,各大公司的管理层都发现,不用开拓海外市场了,它们的管理和研发人员的需求量大减!
维持和拓展,可能只是10%左右营业额的问题,但对管理人员的需求,是几倍于这个数字的。
发现了增加利润新途径的各大企业,开始想办法裁员。失业率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下滑的速度。白领的失业率,高于蓝领。
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不得不增加国内传统行业,吸纳失业人员,同时限制移民。欧洲自然跟随美国的政策。
中国、印度等大国转向内需。房地产不能再刺激了,可在博彩、色情、体育等各方面,还有很多的文章可做。
世界转向区域性合作,经济的波动很大。现代经济就像海洋,一旦起浪不容易消停。
很奇怪,在对未来的诸多模拟中,都没有日本这个现任第二经济大国什么事。逻辑已经不是一个抗日愤青了——不买日货的愤青本也不多。但作为一个理智的中国人,对这个过去的仇人、现在的竞争对手、还没什么可学的生意伙伴,确实也难产生什么好感。
不过,逻辑发现很难给日本安排一个反面角色,当然,正面的角色也找不到——如果老化的日本也出了新经济,比越南成为世界领头羊更令人惊讶。(呵呵,为了符合网络小说给日本留戏份的惯例,逻辑会在几百年后给日本一个合情合理陆沉理由的。)
全球化的后退,如同恒星,在生命后期膨胀过度,开始向内坍塌,向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一个吞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