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袁龙院士已经六十多岁了,是个短任务,最适合抢分了。
切入场景。
游戏历2150年的春天,南京的街头充满了喧嚣。因为这一年南京发生了一个最重大的城市发展事件——中国的首都,迁至南京。
北京脆弱的生态,特别是水资源,已经无法供应精英人群的需要了。想想看,同样家产的富豪,住在西班牙可以拥有一套带游泳池的海景别墅,在北京需要控制家佣拖地的次数和计算洗衣机的用水量——生活是多么的荒诞啊!
在全国人口总量终于开始下降的时刻,北京的人口还在持续增加中。
如果不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改变了很可能也没用——中国只有迁都这一个选项。
而迁都,也只有南京这一个选项。不光是因为它的名字。
选择南京,很多人心里多少有点忌讳。因为这个六朝古都的六朝都不长。定都北京而不是定都南京,跟共和国的首任主席熟读中国历史不是没有一点关系。
但现在北方呆不下去了,除了建一座新城,也只有南京合适。第一,南京是个大城;第二,南京有水源,长江也已经污染得够呛,但水量供应尚属可靠,同样在江边的武汉、长沙,水源都未必够,还受洪水威胁;第三,南京在中国中间地带,靠海不远。
南京人不是全欢迎首都的到来的。袁龙就是其中之一。
对年轻人来说,首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财富。而对并不缺钱的老年人来说,这意味着平静的生活被打破。
袁龙院士就是个不缺钱的老人。作为一个不世出的自动控制天才,袁龙是好几个上市公司的股东,身家过百亿(备注:2050年上证指数12万点上下,老人的身家还上不了富豪榜。)。在南京近郊,老人有一套别墅,还不是带花园的那种,院子只比阳台大一点点。
毫无疑问,这种低密度住宅自然属于拆迁范围之内。
迁都之事,容不得讨价还价。好在政府补偿比几十年前客气,原地安置,还您房子——变成了公寓——升值了不是?另外还给点钱让您换个旮旯蹲两年再回来。
袁龙不在乎钱,也不在乎原地安置。正在考虑找个周边城市清净一下,可手里的工作有些牵扯。袁龙还没有退休,也不想退休,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研究,实验中心还是经常去的,助手们有时也要到家里来帮忙做模型、修机器。远了不方便,近的也都在大兴土木。
拯救世界接管了人物,自然无需考虑外迁事宜。要干大事,留在政治中心最好。
城市即将涌入几百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