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等的物物交换当然是最先发生的故事。不过从感觉上推断,首先,拿出来交换的都是自己多余的东西,原始人自给自足,拿面包换肉是有可能的。很难设想,如果这个人拿出面包,却找不到愿意出肉的人,会拿回一些贝壳回来(即使找这些贝壳的时间和收庄稼的时间相等)。
货币,需要大量的交易,广泛的认可才能从货而成为币。而最被广泛接受的食品和武器是我们的命根子,一是不能给人,二是无法长期保管。
所以,货币是那些并不紧要的东西。
所以,货币不会首先产生在平等的交换中。
在债务人还粮食的时候,因为这些小玩意没记名,自然是大恩人随便拿几个出来还给借粮人,无形中给粮食标了价——一罐子粮食几个贝壳。某些时候,债主看中了债务人的罐子,也掏出几个贝壳来,拿走罐子。债务人这时候应该是没话说的,除非现在就拿出粮食出来。
日渐久之,谁也记不清这个贝壳是谁欠的粮食了,换来换去的也挺方便,就变成了货币。
所以,货币原始的形态是债券。金融的出现早在货币出现之前。
传统的货币定义和几大功能全是胡扯!
货币是存储的未来。货币的兑现靠得是债务人的道德和债权人的武力。货币是交易的数字转换器。
当货币发展到金属币时,由于金属自身的价值,债务人的道德义务解除了——没有人需要为金属币买不到东西负责。金钱不再是万能的。
当货币发展到国家发行时,债权人的武力解除了——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通货膨胀。
当发行纸币的政府道德薄弱而又武力强大时(这个政府可不一定是本国政府,而是你持有它纸币的政府,通常对个人来讲,所有的政府都是这样的)——我们失去了货币。
好在,我们存储财富的手段比过去多——社会制度(这是我们最大的投资和财产,不管你是否对它满意)、股票、房产、艺术品、教育子女、各种各样的东西…
但是,我们永远需要一个价值的数字转换器——即使我们不拥有、不存储它。
理论很震颤。论据也很充足。
物证有银票早在苏美尔人时期就出现;交子之类纸币出现的时间也很早,还是民间发行;现代的购物券、预付款卡,具备货币的一切特征;银行的票据业务也造成通货膨胀;所有年代的人们,储备资产都首选房产土地这些大货币;黄金在任何年代的工业体系里,都是利用率最低的东西。。。。。
貌似反对的证据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