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对金融机构进行注资式救助,但这些政府将发现,这种救助将如何遭到民众的反对和如何的难以承受。至于保险公司,这种金融机构的存在本身都已面临困境,新法案的实施将加剧这一进程。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复古的方案。特别是三大原则,和原始的金融十分相似。但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这是一个有质的改变的轮回。
对现有金融机构冲击最大的是透明原则,这使得几十年来金融机构粉饰报表的金融创新成果毁于一旦。同时,极大的限制了金融机构的信用制造功能。
能施行这一原则的理由是世界已经进入了资金过剩的年代。至少,金钱在世界范围内都不能买到什么大改进的技术了,世界已经进入了同步发展状态。纸币或电子货币状态下市场,也不虞流动性匮乏。
其次,自由原则能够引入大量新生力量进入这一貌似垄断领域。因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转账交换网络和客户资源。
自助编程软件出世以后,网络安全程度提高了很多,传说中的网络银行在转账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加上原有的银行交换系统也不是全封闭的,很多国家还是由央行主导的,新设立的金融机构在网络方面的劣势不大。
客户资源方面,硬件差距的缩小,人才的流动,对传统银行的压力也不可谓不大。
新式银行的零售业务,具备更显著的工业化特征,工作人员流水线作业的模式,降低了对薪水的要求。
看看江浙一带欣欣向荣的民间金融吧。即使去掉了银行创造信用的功能,金融领域的吸引力仍然无与伦比。何况仅仅是缩小了一点。
新兴金融的空间非常大,它们将有效的填补传统金融消失的哪一块信用货币。同时,它们将带来巨量的新金融资本。有效的降低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在整个20世纪下半叶,全球新增的金融机构有限,而金融资产随着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增加了无数倍。
因为,金融业是一个生产率最容易提高的行业。当一个客户的存款从一万增长到十万的时候,他该去几次银行大抵还是只去几次。而金融业的资本却没有同比增加。因为金融业要支付营业费用、要分红、发奖金。
这么说吧,各国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财政赤字,银行自己创造的派生存款、票据、倒手的资产、发的工资,除了你口袋里的那几张票子,都永远在银行体系里。增加就是增加了,除非央行回收。而股本除了利润中可以沉淀下一小块以外,却是要股东掏出真金白银来增加的。
按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