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了。
全大水拿着两个公约草案,意气风发的走进了会议室。
169章 决策程序
央行核心政策委员会的委员不多,正好七个。
据说,七个人是民主最高效的人数。(据谁说的?XX的,哪个知道。反正这种句式都是老外的。外国人说话,都是科学理论,包括心灵鸡汤。中国人说话,都是名人名言,可信度和屁股下面的椅子大小成正比。)
委员们包括行长、副行长、即将提拔为副行长的七个。大家都是金融方面的专家,至少不会在公众场合说外行话。
作为现代化会议室的标志,会议室里投影仪巨大、每人面前一部电脑。仍然人手一份打印材料——翻起来多少比翻屏快一点。
大家的神态都很萎靡。昨天晚上才收到全大水发出的草案材料,没有时间交给手下去消化,行长们各有专长,也未见得都是货币精通。能搞清楚草案中所有字眼的含义已经不简单了,还要准备意见…。
会议开始。
全大水简要的介绍了下草案内容,先理清歧义。
委员们的脑子有点木,改变太巨大了,后果如何至少现在没法计算。
地位低的委员率先发言,年轻人恢复疲劳的效果稍好一点。例行先恭维两句,再自谦一句,咳嗽一声,三句半后进入正题。
后果难料,执行难度大,不知道高层支持不支持…。。
其它委员陆续发言,大意相同。
面对重大的全新改变,即使委员们原先对此有些准备,也完全不配套,用不上了。所以只能泛泛而谈。听下来倒是反对的成分居多。
全大水满不在意的听着,对大问题摆出一副你们应该知道的神气,一边在小问题上解释几句,一边计算着会议结束的时间,到时候是需要有个结果出来的。
看到时间差不多了,行长挠着头似乎想做总结发言的样子,全大水忽然爆发,作大义凛然状。劈里啪啦以一倍之语速,讲变革之大道理。
全场的人再次发木,突然听到在公众场合对群众说的官方语言,而说话的人不是自己,很有点时空错乱感。不过,委员们还是听懂了全大水的意思,我对这个方案负全部责任,你们谁还拿得出一个像样的方案?
宣称负责从来就是不负责。这个还吓不倒委员们。不过重新拿出一个方案来,没那个时间了。而且不是自己份内的事。于是,全体沉默。
行长是时候出来总结发言了。没有悬念,全大水的方案成了央行的集体意见。不出意外的话,也将成为中国政府的意见。原因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