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积极提方案了。
新草案里,世界元是概念货币,没有实体,也就是说不发行纸币。各国仍然保留自主货币。
当然,如果哪个国家直接全部使用新货币也可以。允许其中央银行发行以世界元为名的加标本国名的纸币,其信用只是本国政府保证,他国不通用。
估计像马尔代夫、卢森堡之类小国会采取这种做法,对外国旅行者来说很方便。对稍微大一点的国家来说,这样做首先丧失了调整者汇率干预经济的手段,其次可必须百分百的保证可兑换,否则完全是自讨苦吃。
世界元的发行和管理机构是会员制的世界货币局。它的权力被限制为只剩下负责记账。
世界元的发行方式是为世界各国确定一个无抵押无期限无息贷款权。就是送一笔头寸给大家。这个额度的确定以经济总量为主,参考人口和经济发达程度做一定微调。争议的重点就在这里。
不过不要以为白送的钱拿得越多越好。这和将来的汇率定价有很大联系,币值过高可不一定是占便宜的事,所以谈判的过程也不是很艰难。
然后敲定今后每年增加的货币发行量是8%。这个最重要的经济数字之所以用8,不仅是因为中国政府曾经提出过保8、银行资本充足率是8%、8长得最圆,还因为全球最佳增长速度是5%,而欧元设置的财政赤字是3%;最关键的还是全大水当年提草案的时候,随手就写的是这个吉祥的8。
每年增发的8%,不再无偿提供给各国,而是拿到央行交易市场上进行设最高限的向下拍卖。这些贷款也无期限、无担保抵押,但是要付息。利息按各国在世界货币局的结算头寸比例分配。
报价超出上限的,额度国有优先权。因为还有可以进行自由交易的货币市场,估计正常情况下,这些增发额度都会被额度国买走。
同时,因为每年都可以无条件的得到这笔固定资金来源,冷冻式金融危机不会出现了。但国际救援也不是大国央行发发票子就能解决的,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头寸。国家破产——不用还债的机制继续存在,而且将比较常见。
老实话,基础货币年供应增加8%,数字略微大了点,肯定会造成通货膨胀的。但在轻微的通胀有益于经济发展的共识下,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全球性的恶性通胀不会出现,8%的这个增长幅度,修改需要全体会员国的一致同意才行,程序复杂超过世界元组织的成立。
所以大点就大点吧。8%减去实际流通需要,就是各国政府征收的货币税。货币税作为最隐蔽和征收成本最低的税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