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
团练,这并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了,自从发匪之乱后,咸丰帝已经三番五次下发谕令,劝士绅们举办团练。
太平天国时期的团练大体上有两种,一种就是纯士绅私人出资出人办的团练,没有朝廷颁发的正式文件,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保甲乡勇。一种就是朝廷正式授予‘团练大臣’督办、会办、协办之类的人筹办的团练。湘军、淮军就是后者,他们虽然也叫团练,但是经费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官方,包括新设立的厘金关卡,海关税,地方挪用税收等,这些才是他们的经费来源。
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搞第一种团练没意义,因为你没官方的人员以及经费支持,根本就扩大不了规模,就算是林家这种富豪之家,也是绝对支撑不了一支几千人的部队多久的,而且规模大了还会引起官方的猜疑,接下来就会被收编了。
第二种团练肯定是有搞头的,搞得好割据地方,甚至玩造反都是轻松的事。但是这种团练的门槛却是相当地高,人家咸丰也不是乱发‘团练大臣’这种名头的,一般只有高级官员或者前高级官员才能够获得主办团练的资格,以最出名的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例,这两个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在籍高级官员,即因丁忧、革职、致仕等原因在家乡的高级官员,人家咸丰才给了他们团练大臣的名头,有时候咸丰还会直接任命现任高级官员督办、办理团练,比如内阁学士许乃钊,李鸿章也是以现任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回籍办理团练的。
整个太平天国时期任命的团练大臣大多都是这两种,要么是在籍高官,要么是现任高官。
普通人要想拉起团练大臣的旗号办理团练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小打小闹搞个乡勇,如果要搞的规模大了,一般还得地方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不管那个时代,官方都不可能放任个人组建私人军队不管不问的。
来到这个时代也有好几个月了,说实话刚到这个时代的时候,林哲也是想过是不是投奔曾国藩,但是现实告诉他,这些想法都不现实。
最大的障碍就是他林哲不是个官,甚至连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有,属于正儿八经的平民阶层,你说要去投靠曾国藩,能不能见到曾国藩还是两码事呢。
后来他也想过自己搞团练,但是一直苦于没机会,虽然他林哲现在是一个资产高达数百万的富豪家族的独子,但是要搞团练那也是千难万难。
然而现在黄培志问自己办团练有什么想法?还能有什么想法,如果咸丰发疯了给自己一个钦差团练大臣的名头,嗯,就是那种‘督办某某省团练事务’的差遣,他林哲肯定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