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耿打保票,这是郡王让他做的东西里,最容易的一件!耿磊立马说:“放心吧王爷,明天,不,今晚就给您送到王府里去!”
宣瑾瑜大喜,也勉励了耿磊几句。
-------------------------------------
宋冬带着古淼去往边家村,两人都穿着麻衣布鞋,行走在田垄上。
“老边,我们先去看看栗米和麦子。”宋冬说,栗米和麦子都是主粮,不能出错。
“好勒,宋大人,古公子,这边走。”边杰穿着草鞋,健步如飞,脸上全是乐呵呵的笑意。
到了地头了。阳光下,金灿灿的栗米舒展着,栗米穗已经下垂,挨着栗米是矮一点的菽豆,也尽都挂上了豆荚。每一株栗米上,穗子足有七八个,豆荚也都饱满硕大。
宋冬直接钻进了地里,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颤抖着手一个一个数着,没得错,确实大都是七个,少的也至少六个,偶尔能有八个穗!又掂量了一下栗米穗的分量,拿手比划一下长度,宋冬很快判断出来,每个栗米穗都十分饱满,比以前重出不少。数数豆荚,也是一般情况。
就连对农事只粗浅了解的古淼也瞠目结舌。老天,他去自家庄子里看过,爹也请人教过他农术,但他也是头一次见到这般富饶又古怪的田地!说富饶,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是丰收;说古怪,从未听说过这栗米能和菽豆种在一块田里!
“今年的栗米穗都结得特别大,足有七八个!旁边留了一块地,还按老法子种,也就五个穗,六个就算多。”边杰说着,又引领他们去看专门留出的一块田。
那块田地没有间种菽豆,只见地里的栗米无精打采,栗米穗出得少不说,每个穗也不饱满,路过的人一瞅,立马就能看出两块田的差距。
宋冬飞速心算,颤着声音说:“那这么说,咱们今年的栗米能比往年多上一成的收入了?”
“不止哩,每亩地里,栗米能多上一成,还得白饶一两百斤大豆。”边杰提醒说。唉,现在日子是好了,可也不能不把菽豆当粮食呀。
冷不禁地,宋冬畅怀大笑起来,眉间严肃的皱纹也都舒展开,便如同每一个老农一样爱惜地抚摸着黄澄澄金灿灿的粮食。旁边古淼先是吓了一跳,呀,真没想到,宋冬先生这样严肃的大人也会有如此放松的时候!
看着这栗米结出来的果实,宋冬畅想起了丰收的景象:“我看,怕是七月下旬就能秋收了。”
旁边边杰赞同地点点头:“宋大人说得差不离,眼下已经中旬了,再过个七八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