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两位伙计一起抬出一个精致小木箱,放在正中的高桌上,二人手上都戴着一双手套,宾客们先是纳闷:他们也都是见过市面的,自然明白那是骑马时用的手套,不过现在拿出来又是干嘛?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所有触碰拍卖物的人都戴着手套,这下宾客们反应过来,看来戴手套是怕拿取时磨损拍卖品。
两位伙计小心打开木箱,只见木箱里垫了一层素白绢布,绢布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块墨锭,每块墨锭也不过二指粗细,墨锭表面上描金涂彩,矜贵奢华。
言老板朗声说:“这十锭松烟墨,乃是丰永郡制墨名家韦家所出,是取了松木在竹棚里烘烤,刮取松烟,再加上南海鱼胶、檀木、珍珠粉、丁香等各种配料捣制而成,表面是用金粉涂彩。起拍价是三百两银子。”
言老板说完,轻轻拿着小木锤敲打小锣,按照刚才解说的规则,这意味着拍卖开始,宾客可以竞价。
一个干瘦男子很快举起了木牌,迫不及待地说:“三百五十两!”
另外一个华服老者也举起了牌子:“四百两银子!”
也有其他叫价之人,最后是第一位出价的干瘦男子以五百两银子的高价将这十锭松烟墨收进囊中。
二楼包厢里,最显眼的一处留给了宣瑾瑜和古元朗。宣瑾瑜也是好奇看着,旁边古元朗倒是识得众人身份,出言讲给她听。原来,这个买下松烟墨的干瘦男子就是长都郡周家的族长周明,周家出了不少史官,算是世代书香的望族,这周明性喜书画,想来这松烟墨对了他的脾性,才舍得出如此之高的价钱。若是平常,这十锭松烟墨差不多卖个两三百两银子,但在拍卖会却拍出了五百两银子,翻出一倍来的差价,古元朗也不禁咋舌。
这便是拍卖会的魅力了。在现场气氛的烘托下,又遇见了心中喜爱的事物,人们往往就会一掷千金来购买拍品,何况五百两银子对这些宾客来说算是小钱,便就算给了个高价,恐怕也觉得无伤大雅。宣瑾瑜暗想。
她在楼上兴致盎然看着,却不知道楼下也有不少人在偷偷观察她。
当初言老板在建这悠然居时,为了方便二楼客人观看一楼大堂的表演,二楼的包房都是环绕一圈搭建,若是打开门,便能从二楼一眼看到楼下,不过一楼坐的人若是抬眼,也能觑见二楼。
自打宣瑾瑜袭爵郡王之位后,便一直宅在南沧县,甚少外出。若说是以前,诚郡王府守着一个小小县城,和都城皇室也早已不亲近,连着几代都流露出衰败之象,因此各家大族也不会上赶着结交。但新袭爵的小诚郡王却是才华卓绝,听说领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