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佑书信往来,也知道前线虽然一口气打下来三郡,可越靠近都城,新帝裴骏的军队愈发庞大,而裴佑却是远离北川腹地,深入敌方,在这种情况下,保证后勤运输就成了制胜关键。这也是宣瑾瑜着急试航三桅帆船的原因。
宣瑾瑜召来了罗南。
“若是全力制作这三桅帆船,首批能够拿出多少艘船来?”宣瑾瑜问道。
罗南身为船师,对船只产能自然一清二楚:“回郡王爷话,因为这船着急使用,所以首批三桅帆船我们就一口气造了五艘,今早运货到长都郡用的只是其中一艘,另外四艘随时可以下水。”最开始接手这造船项目时,郡王爷就明确提出要求,不必考虑损耗银钱,目标就是既要尽快研制出三桅帆船,又要尽快拥有一只船队,因此,罗南没有等试制成功后才开始造船,而是一口气就先造了五艘。
五艘三桅帆船。那载重大约在十五万斤到二十万斤之间,这运力也算不错,但还不够保险。宣瑾瑜又问:“若是要再造五艘,不,是十艘船,需要多少时日?”
罗南胸有成竹:“十日即可。”
十日?宣瑾瑜顿觉惊讶,她虽然没造过船,可十天是不是也太快了?
看着郡王爷惊讶神色,罗南解释说:“王爷,最开始考虑到尽快组建船队的需求,我们就从南方收了一些和三桅帆船类似的船型,一共二十艘,都在库房里存着。毕竟这三桅帆船最难做的其实是桅杆,如今试制成功只需将库房里存着的船取出,安装桅杆和风帆即可,织造署那边也早已经备好了帆布材料,这改装当然比新制要快。”
没想到罗南竟然安排地如此妥当。宣瑾瑜难免欣慰,眼下南安县终于称得上是人才济济,大家各自做事,也是忙而不乱,胸中自有成算。她这个做主公的,也满意不已。
宣瑾瑜将这种新式三桅帆船命名为青鸟号。首批五艘青鸟号组成船队,满载货物,运送裴佑大军前线。
辽成郡边线,挨着青屏山处,密密麻麻驻扎着军营,正是齐王裴佑的军队,有过万将士在此处安歇。
大牛穿着一身军衣,上面沾满尘土和臭汗,他卷起树叶,轻轻吹上一曲家乡小调。等这场仗打完了,就可以回家了,年轻的士兵有些疲惫。
他刚吹完,旁边一个机灵的小瘦子就窜过来,这是小七。“大牛哥,给,军衣晒好了,你换换。”
小七递过去一套干净的军服。小七个子不高,力气不大,大牛对他颇为照顾,也因此小七对大牛十分感激,洗衣服的时候捎带着把大牛的一起给洗了。
有了干净衣裳,大牛也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