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芳抓起那白糖,一下朝着朱婆子的身子上丢过去,“拿起你的白糖滚!没脸没皮的癞□□,回家先照照镜子!”
说完话,便要进屋子,一旁,朱婆子待要再追过来,杨爱国老人一边咬着老烟,一边道,“再来纠缠我闺女,别怪我不客气了!”
朱婆子想起她儿子那被枪打穿的腿,她打了一个冷颤,最终牙痒痒的拿起白糖走了。
不过等走到小道下面,到底忍不住来到村口大枣子树下,对着人群嚷嚷,道,“哎哟喂,就她一个二婚的,拽什么拽?都带着两个拖油瓶了,也不看看自己啥条件?老娘给她送白糖还不要,我呸!”
村子里空闲的媳妇看着朱婆子在那谩骂,虽然没有点名,但是都知道朱婆子谩骂的是张大芳了。
朱婆子谩骂了一阵,因没人搭理,到底气呼呼的走了。
在午饭以后,张大芳想着家里柴火也不算多,眼看着快入冬了,便决定上山多砍一些柴火回来。
杨爱国听说以后,也决定一起上山去干活。
老人别看已经七十岁了,但是腿脚非常灵便,跟着张大芳一起上山捡柴火的时候,甚至在一旁挖了一些陷阱。
大宝和二宝看见老人干活,忙一脸好奇的跟了过去,老人极有耐心,一点一点讲解怎么布置陷阱。
大宝一双眼睛亮晶晶的道,“布陷阱,吃肉肉,布陷阱,抓坏人!”
老人点头,道,“等回头,在咱家附近也得把陷阱布置上,你们两孩子得注意点,不要踩到陷阱了,也不要把家里布置的陷阱告诉别人。”
“爷爷,我们都知道!”
张大芳上山捡柴火的同时,其实也想捡一些板栗的,结果山上的板栗都被人捡得差不多了,山上的松塔倒是满地都是。
村人并不知道松塔里的松子可以食用。
张大芳打算多收集一些松子也不错,一来,给家里人补营养,二来,多存一些干活,可以给在外地做知青的两个哥哥和姐姐寄出去一些。
兄弟姐妹几个人下乡,都被家里的后娘做了手脚,去的都是穷苦的地方,日子肯定很不好过,张大芳之前也寄过一些东西过去,一直没有音讯,也不知道兄弟姐妹都咋样了。
张大芳捡了柴火和松子回家的时候,倒是有好事来了。
在屋子门口,一个中年女人早就等候着了。
中年女人见了张大芳,忙道,“你就是杨大芳同志吧?”
“对,我是。你是?”
“我是大河村的,我夫家姓葛,大伙都称呼我葛婶子,我闺女赶在国庆出嫁,你这里给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