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得非常的干净,附近的村民不想做饭的,也来到这里打饭。
而原本有些担心亏盈的张大姐,在第一天卖完所有饭菜以后,当还有不少人来询问饭菜,她的心直接定了下来。
那些没有打到饭菜的人,张大姐给对方下了一大锅的肉丝米线,好歹把人都打发走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张大姐乐滋滋的食堂开始干活起来。
对比张二姐,张大姐的口才和卖服装的审美,其实并没有那么好,而干了食堂这种活计,她明显更高兴。
当然了,在食堂的时候,她也特意开了一个窗口,在一旁摆放一些货物进行推销,这已经成为她的生活习惯了。
她卖的东西,最初的时候只有辣椒酱,后面把自家的卤肉也加了进来。
这些卤肉方便了村民了,让不少懒得做菜的村民,买了一块肉回家添菜,这些卤肉竟然卖得也不比小镇上差。
毕竟村里都是拆迁户,都不差钱。
在村里一栋楼的一楼,杨大芳也开了一个小卖部。
她这个小卖部,也就进了一些杂货,用来给杨爱国打发时间的。
老人如果没有一点活计干着,整个人很快就没了个精气神,杨大芳说开个小卖部,让老人去看店,老人别提多高兴了。
不过,老人怎么也不要分红。
杨大芳坚持要给老人一半的分红,不然就不开店,老人只能收下了。
于是,原本每天都没精打采的老人,现在可精神了,每天吃了早饭,一大早就去开店门去了。
在屋子里摆了一个摇椅,跟前放着一盆炭火,再看着电视,然后时不时的,有人过来一起聊天说闲话,日子过得比以前的确舒服了不少。
最起码,杨爱国每天数着卖的东西的收益,心情变得别提多高兴了。
杨爱国笑道,“等存了钱,给几个孩子发红包了。”
杨大芳摸着肚子,道,“小家伙,你们听见了吗?外公要给你们发红包了,你们可要好好的听话啊。”
肚子里的孩子,好像就动了一下,把杨大芳给新鲜给不行。
在县城里,张二姐的第二家服装店,也顺利开了起来,张二姐眼光独到,从黄金宝这里进了一批货物,都是非常时髦的样式,这些样式在江城根本没有,所以她的货物一上新,基本就卖得一干二净,生意好的不得了。
张二姐性格活泼外向,很会搭配衣服,进店买衣服的人,就没有不满意的。
有一次,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女人前来买衣服,因对方穿着朴素,如果是一般的店员,估计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