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教授争相回答的影响,说:「难道家庭失功能,我们就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予家庭成员足够的心灵温暖吗?」
「你说的是寄养家庭吗?寄养家庭还是有寄养家庭的问题,毕竟一个孩子身在一个非原生家庭的环境……」
黄达等到王教授长篇大论完,才说:「我指的不是寄养家庭,我指的是组合出一个理想的家庭。」
「理想的家庭?黄教授,你的想法就我愚见,颇为类似多元成家的概念。」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多元成家是个体自己选择家庭成员,但我认为理想的家庭,应该由专业人士辅导,通过经检证的理论,帮助有缺陷的个体组成一个彼此互补的家庭。就好像一个性虐待狂,他基本无法在正常异性的性关係中得到性满足。但如果一位性虐待狂匹配一位被虐待狂,就成了天作之合。一个家庭的组成,也许我们该关注的不是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以一本叫“dsm”(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来评估每个成员身心健全,然后说只有这样的几个人组成家庭,家庭才会幸福美满。或许我们应该寻找的是一个组合起来对每个成员最恰当的组合,儘管当中的成员各个都有各自的不寻常处。」
黄达的陈辞的态度算不上慷慨激昂,但他把自己的理念说到后头,越展现出一种坚定。从他的眼神,在场主持人跟教授都能感受到黄达自己本身完全相信自己这一套说法。
「说的容易,每个人各有其差异性,要了解一个人已经不容易,更何况家庭组合不是乐高,哪能说组就组。黄教授,你这看法就像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和『理想国』,都只是理论上的完美,现实中怎么可能做得到。」
李教授和王教授,都对黄达的看法颇不以为然。
王教授补上一句:「难不成,黄教授您进行过具体的个案研究?」
对两位教授的讥讽,黄达摆手说:「这牵涉到『家庭』、『亲属』的伦理问题,我想现阶段只适合做理论假设,以上仅为我个人大胆的推断,感谢两位教授不吝提点。」
主持人看三人之间有点火药味,连忙打圆场,对摄影机说:「我们先进一段广告。」
黄达在台北录影同时,亚麻律搭乘的飞机悄悄飞过台湾海峡。
「飞机即将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地面温度三十摄氏度……」机场的声音,透过带着沙沙声的广播喇叭传来,唤醒一上机就沉沉睡去的亚麻律。这一觉,亚麻律睡得特别好,上机前他确认帐户收到了一笔两万人民币的款项,而最近一期的教育心理期刊,也刊登了由黄达掛名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