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算姬羲元的班底,要是每三年送入朝堂一批人,无论姬羲元作何打算,这些人都要承她一份大恩情。
如果女子科举顺利召开了,史书上也会有姬羲元一笔。
作者有话说:主角要离开鼎都了,她看见的女人会越来越低微。
第23章 恭王
对着女帝话说出口时洒脱,真到做时才见难处。
姬羲元驻足恭王府外,进退两难。
偌大的王府里目前统共只三位主子,全是让姬羲元头疼的人物。
恭王妃那珠儿疼她若亲孙女,恭王对她寄予厚望,旅居在此的钟牙子是她多年恩师。她如今做下的决定,可谓是“不务正业”。就算被钟牙子拎着柳条追三条街都不算冤枉。
没等姬羲元再纠结,已有人来请她入内。
三个月过,恭王府内除了喜庆的摆件都撤下半点不见红以外,姬羲元没看到其他悲苦情景,恭王夫妇照常起居未见愁思,仿佛清河郡主不是离世了,只是去外头游玩而已。
“叔翁、叔婆、夫子万福。”姬羲元行云流水一个女子拜。正身下立,两手当胸前,微俯首、动手、屈膝,口道万福。
恭王与钟牙子端坐着弈棋,没一个搭理她。
那珠儿懒得管两个装模作样的老头,坐着一边摆弄身侧开着的樟木箱子,一边招呼她:“阿幺来,莫理他们。”
姬羲元一向是能准确辨别主事人的,毕竟一个病弱一个文弱,捆一块都不一定打得过马背上长大的那珠儿。
她应着声向那珠儿走去,颇为好奇地瞅了几眼木箱。
那珠儿扯出一块天青色锦缎在姬羲元身上比划两下,抬头冲她微笑道:“这是多年留的老料子了。原先南阿嬷还会替我制回鹘衣,前两年她也去了。只能自己摸索着学,年纪大了手脚也不利索了,一身锦衣做了两年才勉勉强强成个样子。可惜才做完就叫厄儿穿着走了。”
厄儿是清河郡主乳名。本是盼着孩子无灾无厄,没成想还是早早没了。
早些年先帝特赦初嫁的那珠儿可在各场合着回鹘衣,回鹘礼服与大周的广袖长裙截然不同,是大翻领、窄袖、领部及袖部均有凤鸟花草纹锦绣纹样、长裾曳地三尺的锦袍。
陪嫁来的人在时那珠儿时常添几件新衣。近几年,旧人都离开了,那珠儿嫌旁人做的都不合新衣,只好自己动手。第一件做成的,还未穿就成了独女的寿衣。
“料子颜色真好,这么多年依旧色泽鲜亮。做骑装一定漂亮。”姬羲元说着坐在那珠儿脚边的毯子上便于那珠儿动作。
那珠儿伸出手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