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兄亲征战场,十四显名,身先士卒,每战必当先,大周一半的江山都是皇帝本人亲自带兵打下来的。他于天合十二年得封太子位,后又于天合十八年领兵攻破熙朝帝都,一扫六合、廓清宇内,终得天下四海归一,英明神武,文武皆通,堪称一代明君圣主。
然而,这位明君圣主此时似乎并未在听朝臣争论,反倒是坐在龙椅上,以手肘撑着头,侧首听着边上的小黄门说话。
冬日的阳光朗朗的照在皇帝的侧脸上,将他本就白皙的肌肤照得更加透白,微蹙的眉间仿佛染了淡淡的金光,鼻梁挺直,薄唇微抿,当真是应了那一句“龙章凤姿,天日之表”——皇帝十岁起便履战地,而今年已身经百战、年近不惑,但他本人并非旁人所想象的莽夫模样反倒是疏眉朗目,乃是个世所罕见的美男子。
皇帝此时仿佛是听说了什么要紧的事情,蹙了蹙眉,竟是直接从朱漆鎏金的龙椅上站起身来,绣着五爪金龙的袍角在龙椅上摩挲而过,衣声窸窣,微不可查,下首的众臣都屏息静声,肃静的立在殿中静候皇帝玉言。
皇帝就站在龙椅前,长身玉立,身姿笔挺,如出鞘长剑一般锐不可当。他微不可查的眯了眯眼,忽而开口道:“北征之事……”
轻而缓的声音在恢弘的大殿上回荡着,犹如晨钟暮鼓,使得下首的群臣诚惶诚恐的抬起头。
皇帝此时却意味深长的顿住了声音,他居高临下的扫了堂上的诸臣一眼,似是端详着他们的反应,许久方才漫不经心的甩了袖,沉声道,“事关重大,容后再议。”
说罢,便皇帝以目示意边上的宦官叫退朝,自己当先起身疾步往外去。
朝臣甚少见到皇帝这般步履匆匆,难免私语了几句。吏部尚书许瑾之乃是皇后同胞兄长,故而倒是能拉着小黄门多问一句:“可是内宫出事了?”
那小黄门愁眉苦脸的叹了几口气,终于还是松了口,悄悄与许瑾之道:“……是郑姑娘,她从玉阶上摔下来了。”
这位郑姑娘名叫郑娥,她是皇帝从宫外头抱进来的,包在襁褓里只那么一点点大。一抱进宫,就入了太极宫甘露殿,跟着皇帝一同起居坐卧。郑娥初来的时候尚小还未断奶,皇帝闲了便把人抱在膝头,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勺子,一勺勺的给她喂,那段时间就连龙袍上面都不可避免的沾了奶水味。
其间的种种轶事,真真是叫后宫里那些皇子公主们都要嫉妒得咬牙。
宫里头自是免不了生出些闲言碎语的,仙居宫里的太后脸色就不大好,许皇后少不得要跟着问了一句来历。结果,一贯喜怒不形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