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有第三更,请期待。
PS:如果晚上八点还没更新,那就是第二天补更了。
134起义。风乍起。喜事连连
十八世纪正是欧洲从蒙昧落后的中世纪走向资本主义时代,英国业已完成了“光荣革命”,正式走向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法国的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开始向封建贵族索要相应的权利;意大利与德国则在资本主义的感召,逐渐走向统一……而这个时候的俄国却依旧停留在农奴制的封建社会上,虽然有一些新派贵族和开明地主走向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却是建立在农奴剥削制度上。正因为俄国的根子上就是农奴制度,即便后世俄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国家,他们的资本家也都是寡头。
叶卡捷琳娜因为谋杀了彼得三世,而彼得三世则是一位赞同改革的俄国君主,所以开明地主与新派贵族都将叶卡捷琳娜视为不死不休的政敌,故而叶卡捷琳娜不得不将自己的施政重点定位为拉拢老派贵族和守旧地主身上。而安抚这些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纵容他们剥削农奴,同时限制资本主义经济在俄国的发展。
因此现在的俄国版图虽然是历史上的最大,但却是危机重重。除了这些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之外,俄国人对土地的过于贪婪也为俄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俄国在民族政策上是非常失败的,他们没有将俄国统一在一个完整的国家里。俄国的沙皇全称是“全俄罗斯的皇帝;莫斯科、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的沙皇和独裁者;喀山沙皇,阿斯特拉罕沙皇,波兰沙皇,西伯利亚沙皇,克里米亚和南克里米亚沙皇,格鲁吉亚沙皇;普斯科夫领主;斯摩棱斯克大公,立陶宛大公,沃里尼亚(西乌克兰)大公,波多利亚(中乌克兰)大公,芬兰大公;爱沙尼亚亲王,立窝尼亚亲王,库尔兰和塞米加利亚(拉脱维亚)亲王,萨莫吉提亚(东立陶宛)亲王,比亚韦斯托克亲王,卡累利阿亲王,特维尔亲王,尤格拉亲王,彼尔姆亲王,弗拉特卡亲王,保加利亚以及其他领地的亲王;下诺夫哥罗德、切尔尼戈夫、梁赞、波罗茨克、罗斯托夫、雅罗斯拉夫尔、别洛热尔斯克、乌多尔、奥勃多尔、康迪亚、维捷布斯克、姆斯季斯拉夫和所有北方地区的领主和大公;伊弗里亚(南格鲁吉亚)、卡提里亚(东格鲁吉亚)、卡巴尔达和亚美尼亚所有省份的领主和君主;切尔克斯人和山地高加索人的领主;土耳其斯坦领主;挪威王位继承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斯托尔曼因、迪特马申和奥尔登堡公爵”,所以俄国沙皇代表的其实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松散的邦联体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