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样的场景,叫什么来着?哦对了,‘煮酒论英雄’。可惜我们的啤酒是不能煮的,否则我真想这么做。”
因为华夏在几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欧洲国家对这个远在东方的古老帝国是越来越有兴趣。此时的欧洲人还是以使用华夏的器皿为荣,而在华夏强势崛起之后,欧洲人开始研究起华夏的文化、历史和哲学。不少欧洲大学都开设了五花八门的华夏学科,同时在招商局的推动下,不是华语学校也在欧洲开办起来。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永璇非常邪恶地想,以后一定要弄一个中文四六级考试来折腾下欧洲人,而且除了有普通话测试之外,还要弄一堆粤语、闽南语等方言等级测试。以后要移民到华夏,除了有普通话等级测试之外,方言等级测试起码要拿两张证书。
“恭亲王殿下也很期待与陛下的见面。”顾辰是永璇身边的书童之一,第一批和第二批书童都已经长大成人。第一批书童被永璇派往招商局在国内以及东南亚的办事机构,而第二批书童则被派往欧洲和美洲。相较于何来的书童,前面几批的书童与永璇的年纪相差不大,可以说是亦师亦友地长大起来。他们对于永璇除了崇拜和服从之外,更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而这些人在后来的“十八世纪大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顾辰很清楚地知道永璇对哪些国家的推崇,而当代国家中只有普鲁士和美国得到了永璇的赞扬。永璇在很多次私下谈话中提到,如果非要给华夏找一个对手的话,普鲁士和美国才够资格。永璇认为华夏占了天时,美国占了地利,而普鲁士则占了人和。华夏有历史的沉积,一旦发力那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企及的;而美国位于两个大洋之中,几乎当下的武器很少有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普鲁士人的严谨和铁血是让永璇都不得不折服的精神。而就在顾辰面前的这位君主,他所撰写的战争原理》被永璇奉为“陆军的经典”。在永璇的提议下,朝廷让所有新军的军官都系统学习了这本书。虽然顾辰擅长的并非军事,但是顾辰还是从国内听到了不少陆军对这本书的赞扬。虽然孙子兵法》是一本针对“战略”的经典著作,但是落实到实际上的战役上,战争原理》的操作性要更强一点。所以按照新式陆军军官学校的培训要求是,上级军官必须学习战争原理》和孙子兵法》,而中下级军官则只需要学习战争原理》即可。
“你们华夏人擅长谋略,孙子兵法》是我见过最好的一本军事著作。”腓特烈对军事的爱好如同他对文艺、哲学的爱好一样热烈,“而东方亲王殿下是我见过将这本书运用最好的指挥官。你们在远东击溃了英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