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宇岚绘声绘色地将长春宫内的发生情形讲了一遍,其实君宇岚也是从蔚儒枫那里听来的,再传给姚菁莹,难免添枝加叶,姚菁莹并不全信,只是听一个好玩,想到平日叱咤一方的文武百官,却被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太太堵的一句话说不上来,就忍不住发笑。
再说众臣回到家中,越想越觉得憋屈,越想越觉得可疑。你说她半个身子已基本埋到了土里的一老女人,又不是羽化飞升的神仙,还能真有千里眼顺风耳的本事,不出宫门却把文武百官家里有几套房子,存了几两银子,甚至门前种了几棵树,高几许宽几许都摸的一清二楚?!
想来想去只能将视线集中到皇帝身上,可他一个半大的孩子,要说想出什么玩的花样不稀奇,可叫他如此处心积虑地算计朝臣,也算登基以来第一次吧。
其实他们想错了,都先入为主地认为以他们的地位,有人要将他们府中的事情摸的一清二楚,必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这么长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有心人的窥视之中,又完全不被他们发现,没有隐私,没有秘密,没有安全感,光是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只觉一般的凡夫俗子绝不能有这般本领。
殊不知这世上还有一支叫做“灰色泡影”的队伍,只在一夜之间,便能摸清他们的家底。纵使他们发现不对之后立即加强戒备,暗中布下天罗地网,也只是亡羊补牢,查不出半点端倪。
听完故事,姚菁莹稍稍收敛了嘴角的笑意,看似不经意地问道:“九王爷捐了什么?”
君宇岚想了想,“他今日告病,压根没上早朝,所以什么都没捐!”
姚菁莹听了一愣,刚刚收敛的笑意不觉又扩撒开来。蔚儒枫,看来君宇泽对他的评价还是很到位的,真是一只大智近妖的狐狸。
转而又觉得没那么简单,自己这主意是临时想的,又是悄悄让君宇岚转达给蔚文轩,若蔚儒枫的告病不是巧合,整个过程中唯一能让他提前得到消息的恐怕只有他的侄子了。可见蔚文轩还是向着他九叔的,然蔚儒枫却用那样强烈的感情弹出古琴曲子,真是一对让人纠结的组合。
想想,觉得这样也好,至少群臣冷静下来一定能捕捉到九王爷告病这一细节,这样在外界看来皇帝和九王爷是处在同一个利益方阵的,并且皇帝对九王爷的确是处处照顾着——到此为止吧,姚菁莹不敢再深入想下去了,再想真怕要将蔚文轩的形象与君宇泽的评价对上号去——大智若愚。
虽然君宇泽对他们两个的评价都不带有明显的贬义,可姚菁莹就是觉得害怕,总觉得人还是简单一点好,整天活在算计当中,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