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这说起来也是天大的误会了,单拿叶凝凤来说,她对苏晓媚这个儿媳是挑不出半点儿不满的地方,又心疼君亦辰好端端的没了母亲,若知苏晓媚栖身何处,就是用绳子绑也要把她绑回来。
而苏晓媚与玄水令的一同消失直接导致苏晓黎没能完成任务,这些年朝廷表面上没什么动静,各方却蠢蠢欲动,有心人想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说明青翊国的存在根本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因为开国皇帝根本就没把四令聚齐,也就根本不具备登基的理由。
而太皇太后这边为保住当今天子的地位,更是对苏家步步逼紧,要求苏晓黎务必比其他人更早寻到玄水令,以封住一些乱臣贼子的口。苏晓黎没办法,只得对君家施压,处心积虑地收集君家钱庄签发的银票,以为倾巢之下无完卵,一旦君家垮了,姐姐自不会看着自己丈夫、儿子受困不管。
本来苏晓黎进展的也算顺利,那段时间也君府制造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他步步为营,眼看快成功的时候却被蔚儒枫横插一杠子,因受到蔚儒枫的要挟,不得不先放下兑现银票的念头,这才间接使得君家暂时躲过一劫。
而蔚儒枫,他阻止苏晓黎,绝不仅仅为了帮君府渡劫那么简单。()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当丫鬟使
第一百七十九章 当丫鬟使
蔚儒枫曾被君宇泽冠以“大智近妖”的评价,做什么自然都有自己的一套打算。君宇泽甚至认为,这些年蔚儒枫与苏晓媚在暗中是有联系的,所以叶凝凤每要他出去谈一桩生意,他便会趁机探查——这也正是叶凝凤说他心思根本不在生意上的原因所在——然多次探查无果,使得这些想法终归只是猜测,便未与姚菁莹细说。
至于青竹,那天君宇泽把自己闷在藏书阁想了一下午,终于柳暗花明,把玄水令、降头这些琐碎的因素串联在了一起,几乎可以断定,青竹背后的推手就是登基不到一年便被亲叔叔篡权夺位的,青翊国第二任皇帝蔚无意
之于这位皇帝,青翊国的史书上并未做过详细记载,只说在那场血雨腥风的政变当晚,蔚无意的寝宫燃起了熊熊大火,至当时的筠王即后来的新帝赶到时,蔚无意早已自残身亡,尸体都烧的面目全非了。
然,撰写这段历史的文官毕竟是处于新帝的统治之下,难免有其自身的约束性,甚至连真实性都很值得推敲。至少君宇泽所了解的版本,就是与之完全相悖的一个:
当时筠王攻破皇城,一路杀进蔚无意的寝宫,欲使其签下传位遗诏,蔚无意不允,筠王怒极,便强行喂下奇毒,在其奄奄一息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