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怎么考虑, 他们俩一致决定回花州市办。
虽然回去要请多几天假,这里的同事朋友可能也没空过去喝喜酒, 但是花州市对他们来说是故乡, 更是一切开始地方, 意义不一样。
定下了日子, 宋晓和晏城去定了喜帖回来, 然后自己动笔写上邀请人的名字,还有落款处写上他们两个的名字。
冯媛媛说她没事找事瞎折腾, 但是宋晓就是想这么瞎折腾, 晏桥是一切都顺着她的想法来。
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还有大哥二哥那边是最早写了寄出去的,已经收到了爷爷奶奶的来信,说九月时节正好,他们刚好回来走一趟。
除了外公外婆说年纪大了来不了, 舅舅们和小姨都是要来的。
晏桥也有些离得远的朋友, 是在京城培训时交好的,现在还有联系。知道他们赶不过来, 所以把喜帖寄过去的同时, 也给装了一份喜糖。
至于其他的家人朋友, 在花州市的, 宋晓和晏桥选了个七月的周末, 多请了一天假, 跑了一圈去送。顺便又从金鑫所在的大队带回来一箩筐的葡萄。
在省城这边的同事朋友就很方便了,但是这回他们都喜糖和请帖一起送。正经办的喜酒他们大概是赶不上了,但是等他们在花州市办了喜酒回来,再挑个时间请省城的同事朋友吃个饭。
结个婚,要准备、考虑的事情不难但是很琐碎,都不是一下子就都能办成的。所幸家里两边父母那儿都准备妥当了,等到时间了,他们人回去就行。
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还是得宋晓自己操心。
就是自己结婚当天穿的喜服,得自己动手做。
拿了请帖和喜糖给服装厂的同事发了一圈,解释了等从老家回来再请大家吃饭。厂里的人自然都是连声说着恭喜。
“师傅,你看看我这样改行不行?”一个十五岁的姑娘看见她进来,眼睛一亮,忙指着自己面前的样版询问意见。
这是宋晓招进来的学徒,总不可能一直只有她一个人,所以在厂里扩大规模招工的时候,宋晓也提了自己的需求,在过来报名服装打版学徒的四十多人里,她就唯独挑中了小桃一人。
跟着她一起学本事,小桃和其他人就默认了小桃是她收的徒弟了,刚开始纠正过几次,但是大家都这么认为了,宋晓也就随小桃喊她“师傅”去了。因为心里认同了,宋晓教起她来也是十分上心,就如以前晏阿姨对她那般,说是倾尽所学不为过。
宋晓顺着小桃的手指看过去,满意地点了点头,“改得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