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她小名叫悠悠,我们邻里街坊都是直接喊悠悠,没人连名带姓一起叫的,所以,刚听你说,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廖清杉听到,目光轻抬,下意识重复了遍她的名字:“应如是?”
“对啊,应如是,‘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应如是。”解释完,周叙注意到廖清杉有些讶然的表情,笑着说,“今天下午给你登记身份证的时候,我就觉得你俩名字还挺有缘分。”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寄托着父母对子女最初的期望。
从小到大,应如是都数不清多少次了,每次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大家都会以为她的名字来源于那句著名的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但她没想到的是,她选定的这个一见钟情的对象,在听到她名字的第一瞬间,就将她名字的含义准确领悟。
“她的名字,应该不是出自这句诗。”
-
返回到房间的时候,汪施靖早已忘了刚才那一茬儿,重新起了个话题:“怎么样?枫桥美不美?”
“景色挺美的,”廖清杉说完,又在后面添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在欲盖弥彰什么,“就是人......”
话音落地的同时,他却有些莫名其妙地,想起刚才在河边的那一幕。
当时情景下因为心急被掩盖的细节和闪光点,在这个安静的夜里,纷纷涌出水面。
她是突然撞进来的,其出场之脱俗,叫人忽视不得。
那时月光温柔,路灯昏黄,她在一片茫然中抬眸,乌黑明亮的瞳仁,衬得那双眼清澈又灵动。
饶是廖清杉觉得这姑娘再跳脱、再不按常理出牌,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她眼睛弯起来的时候,是真的很像一枚小月亮。
长睫轻眨时,是那般盈盈欲动。
细节渐次浮现在脑海,廖清杉的耳边,不知不觉就消了音。
直到一个明显扬高的分贝将他拉回现实。
“喂?杉杉?”
“杉杉?杉杉?杉杉?”
“你怎么不说话啊?杉杉?”
廖清杉:“???”
草。
这次,他连句都没说,就果断地挂了电话。
周遭终于恢复了安静,廖清杉临窗而立,看着月亮落下的余晖,包裹着瘦长古朴的街道。
和那座他们相遇的木桥。
看着看着,他突然来了灵感,赶紧在桌前落座,拿起手边的电视节目策划案,准备往上面批注一些新的细节。
结果,拿起笔的那一瞬间,竟然鬼使神差地,落下了四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