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清杉听到,目光沉了一瞬,“嗯”了一声后,抽丝剥茧地道出了这份理解背后的底层逻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所以,当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一个人做出背叛的决定,其实很符合人性。
并且,这份背叛,根本称不上人性本恶,那只是一种本能选择。
“所以,这个故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警醒,”廖清杉说,“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往小了说,必须与个人的利益结合;往大了说,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挂钩。要是做不到这个,只是靠媒体和舆论,治标不治本。”
王诗歌听着他说的这番话,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可真有意思,调侃着问:“你过来不就是为了做电视节目么,知道治标不治本,那你还要做?”
廖清杉听了,淡淡一笑:“鲁迅先生说得好。”
“嗯?”
“中国青年,能发一点儿光,就发一点儿光。”
说这话时,他目光清透,唇角含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声音温润,周身有一种沉下来的能量。
王诗歌以过来人的身份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只觉得他身上有着当代年轻人鲜少有的一些气质。
——清醒独立,却又温和坚定。
她笑着追问:“做这件事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点儿光?”
“你可别问我做这节目有什么意义,”廖清杉直言道,“我最怕回答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