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过年就是个喜庆事,得有点儿新气象。
时间进入腊月,大家就要开始置办年货了。
猪肉和鱼是家家户户过春节的必备品。
猪肉是安家自己养的,除了上交国家外,剩下的都会自家留下来吃。这个时候除了少数有条件的人家会养猪,能在春节临近前宰杀一头猪准备过年,剩下没有条件的人家都会省吃俭用攒点钱,腊月里在公社的肉食品店里买几斤猪肉。
至于鱼,则全靠清水湖解决的。每年大队上都会组织人手去湖里捞鱼,然后把鱼分给每家每户。
这个时候因为农村不仅没有冰箱、也没有电,除了留点包饺子的生肉外,会过日的主妇们,就会把猪肉和鱼腌制起来,除了过年用,平时有点事什么的,不用再买肉了。
腌制腊肉、腊鱼是可是手巧的农妇们的拿手好戏,安茹就看过沈翠翠在新鲜的猪肉和鱼的表面抹上一层盐,然后放入空水缸里存放十来天,之后再把肉和鱼拿出来在太阳下进行晾晒,当晾晒的肉和鱼变成干货以后就是腊肉、腊鱼了。
花生、瓜子是安家村为过春节准备的几种常见的小吃,这也是安茹为数不多的零食。
花生是生产队分配的,人们把生花生炒熟后就成了小吃。葵花和南瓜是村民们在自留地里种植的农作物,瓜子留下来洗干净晾晒干,春节前把它们炒熟后就是一种很好的吃食了。
这个时候的安家村很少有人喝瓶装酒,有那好酒的人,就用自己晾的地瓜干到县酒厂去换酒,6斤瓜干换1斤酒,换上十来斤就足够过年用的了。如果换的多了,就会被自家的婆娘逮着一顿好打。
安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有酒量的,现在虽然年岁渐大,但是酒量也没放下,再加上身为大队书记,家里总是来客人,所以每年安茹家都会换足够多的酒。
1968年的春节,是谭贡这些知青们离家在外的第一次过年,由于有很多人没有回家,所以安老爷子在会上提醒所有人,要做好帮助知青过好年的工作。
怎么帮知青们过好年呢?本来照着安茹所想,是把知青们分散到社员们的家中,好让他们体会一下农村的新年。
可是被安老爷子拒绝了,理由是知青们如果在社员们家中过年,看着别人一家人团聚,他们会显得格外的想家,这样不好不好!
安茹一听安老爷子的理由,也对啊,她的想法还是不成熟,有些欠妥。
虽然这一年来知青们饱尝了农村的艰辛的同时,也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比如:欧夏受伤上医院,知青们不会做种地,第一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