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不可能是只让人吃这个。
时染揉了面团,切成剂子擀成片,每张上面都刷了油,上锅蒸熟,就是所谓的春饼。
再快手快脚的用韭菜鸡蛋绿豆芽粉丝炒出来一大锅的炒合菜,荤菜干脆就是卤好的猪头肉,每份里面放四五片。再用里脊肉丝做出来一个偏咸口的京酱肉丝。
黄瓜切成偏细的小段,葱白切成细丝,另加一小袋时染自己调配好的特制甜面酱。
这么一摆,这份的餐点也看着像样了。
说起来,春饼本应该是立春时候吃的应季食物,不过现在也不晚。
从宋朝开始,就有所谓“春盘”一说,到了立春时节,皇帝赏赐百官吃春盘。【3】
这么一看,春饼的历史竟然也有些光辉了。
送出之前,时染给每份餐都配上了汤,春饼的酱料会比单纯吃菜要咸半分,也是为了拿饼卷着吃的时候中和口味。
至于汤……
时染想说,那必然得是棒碴粥!
春饼没有棒碴粥,那简直是西方没有耶路撒冷。
玉米粒碾成小颗粒,注意不能大,太大了就是东北的大碴子,太小了就是玉米面。就得是小颗粒,喝起来才顺口舒服。
大锅熬棒碴粥熬到中度浓稠,这时候才好入口。
一份餐里面,猪头肉几片,京酱肉丝和炒合菜各一份,酱料配菜一份,另加一小袋的馓子和一碗棒碴粥。
时染觉得十分满意。
来送餐的几个外卖小哥是从平台接单的,刚开始还是抢单,来的人并不固定。后来时染就发现了一个趣事,每当她这边准备好餐点要送餐的时候,总有附近十米的小哥飞快接单。
再一看人,面孔越来越熟悉……
没错,为了每天能过来尝鲜,几个外卖小哥组成了“黑饿势力”,力求抢到时染每一单跑腿。
今天的春饼也是如此,小哥套了一次性手套,白色的巴掌大的春饼上依次放上甜面酱,葱丝黄瓜条,一片猪头肉或者一筷头京酱肉丝,一点炒合菜。
左右卷一下,下面折上来。
一口下去,只觉得嘴里像是开了一场交响乐,各种滋味一层一层汇合。葱丝黄瓜条的脆,猪头肉的醇厚,炒合菜里豆芽脆嫩,韭菜新鲜,鸡蛋的油香……
最妙的是酱料,甜面酱的甜咸酱香,像是个极度出色的指挥,让这一口春饼更加美味。
连着吃几个,觉得有些咸了,顺一口棒碴粥,只觉得胃里暖融融的,交响乐在胃里像是结束之后的余韵悠长。
……
小哥吃的眼泪快掉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